第140章 抗日堡垒(1 / 1)
张戎这发生了大事,李政委带着一个老兵团来到八分区。张戎对于李将军那是非常欢迎,来这是抢了人家的职位。一个从边区来的团可以拆分成三个团。张戎和老李商量把战斗力弱的部队在加练成立新兵连,一个排的老班长带一个连以后扩编也方便。
在队伍发展的同时,张戎也无比重视队伍的教育工作。教导营的学员都是张戎从各团挑出来的,都有一些有文化底子,政活军事素质过硬的班排长。现在各部队的扩编都太快了,不知道为什么当兵为谁而战,已经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了。
我军是打不垮拖不烂,而廖兵团有二个王牌军打垮了就在娃组建。从各闲下来的部队抽调一批政工干部,临时安排在教导营当教官。全军干部带头学习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了解我军政策,在思想上塑造成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
学习也不难,就是学习认字,了解些道理。土地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文化学习,政治教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贯穿整个军史。操练场上部队齐步走过传出郎郎上口的歌声。“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工,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
“老张,你们八分区的政治工作做的不错啊,比我们九分区可强多了,八分区有二个“政委我们九分区这方面可落后了不少。”九纵司令无不羡慕的说道。
“抗日宣传,爱国学习还是要学的。”众人向前走向麦田前的学堂,村里进步的男女和儿童团员把自家的凳子搬来,拿着贴身的小红本子和小铅笔头。“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清脆的邻读声从打谷场传过来。
一块简易的黑板,下边坐着村民和傍晚休息的十几个战士。手里拿着小红册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手里拿着小木棍先在地上划着。交谈声引起了教员的注意,战士们和乡亲们也纷纷回过头来。年轻的女子停下讲课,走了过来。报告首长,秀水乡九村正在进行文化学习,请您指示。”年轻女子是这里的进步青年,部队来以后参加队伍在乡里工作。
“我们就是随便看看碰巧走到这里,你们继续学习。“张戎说道。“首长来了不讲二句可不行。”政治思想工作正是她的拿手好戏,乡里好多小伙、伪军就是思想得到了转变,加入到队伍。自此发自内心的拥护这个集体,这就是和我军与其他军阀队伍的根本差别。辽沈战役三十多万伪俘短短时间二十多万解放战士,棋在局外这就是一进一出的区别。
“看过都德的作品吗?”张戎问道,女教员点点头。“都德的短篇作品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意义,值得去学习。”张戎来到黑板前,要么不讲,要讲就讲好。在黑版上写下故乡二个字“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官兵平等,和其他军队不同。现在我应何教员之邀临时充当一下文化教员。”
“提起故乡就是我们脚下生活的这片地方,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小鬼子要来抢占这里我们决不答应。我的故乡在荆楚,那里的水稻养育了我。成片的荷叶、盛开的荷花是大家未曾见过也有所耳闻的。由于打仗的原因我离开了那里。现在它近日被日军占据而作为军人我却不能回到家乡打鬼子。那里是日第11军战力充沛非常不但在当地扫荡作战还向南向西进攻。”
谷场围满了人,现在不光有识字的原学员还有教导营的、从军的知识青年,其他军区和大军区来参观的。
“后来我认识了从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说到故乡七尺高的汉子哭的声泪俱下,我心里也难受。因为我和他同文同种,吃一样的高梁小米,喝一样的白干黄酒。有我兄弟姐妹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小鬼子赶出去。把小鬼子赶出冀中!把小鬼子赶出华北!把小鬼子赶出东北!把小鬼子赶出台湾!”抗战进行了几年最多也就是收复东北,优待日军战俘还没有收复台湾这个概念。
日军自攻占南京以后想要中国投降,没有成功,现在攻克陪都武汉,国民政府又把陪都迁到了武汉。日本跟着西方学傻了,南京先有个南字才是京字。而武汉只是当时中部的一个特大城市、九省通衢。就是重庆也丢了也会继续抗争,从前的金田起义、山东义和团更何况现在有枪有炮每年以十余万计的杀敌每年的情况开始转变。
眼看战争手段解诀不了,鬼子扶持了大量的汉奸,尤其以华北最为严重。为了根据地的发展,张戎所在的军区也开始了除奸行动。铁杆汉奸有时候比鬼子还坏。
鬼子的凶残不多说也知道,给的糖果饼干里面也有着细菌。有些鬼子好一些是为了方便统治,个体性格教育程度,兵员的扩大,后期兵员不足太平洋战场失利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对鬼子进行俘虏但不得不防。铁杆汉奸完全是不要脸了所以又阴又狠。
锄奸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张戎把目标放在了一个大汉奸上。其人靠着其父当上了伪县长又组建了民团,大院修的就像一个城堡一样,有吊桥,高墙。如果正面强攻,又有鬼子支援白白增加部队的伤亡。如果因为攻打一汉奸的院子就负出了如其大的伤亡是不合算的。
晚上也不可能偷袭成功,晚上的哨布置的特别的多点着火盆,从日本人那搞到的四个探照灯不断的照。“老李,你怎么看?”张戎向旁边的军区政委投向询问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