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两位一体(1 / 4)
在中华神话的起源里,上古先民关注的两大主题是一直是生与死。
生是对永恒的渴望。
死则是希望能够再生。
因此先民对具有长生不死以及死而复生能力的万物非常崇拜。
而根据先民长久的观察,太阳的运动是对生与死的最形象描述。
他们一度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是在太阳的生与死的变化中变化着的。
于是,他们也就将这一规律当成宇宙运动的最根本的原理与法则,并从而衍生出阴阳之说。
太阳升起时光芒四射,自然界一派生机与活力,这属于阳字表述的意蕴。
然而你,轮到相反的一面时,却产生了问题。
太阳落山后光芒被遮,自然界呈现一派死寂与萧条,这确实是阴字表述的意蕴。
不过,它却只是一部分,并不完整。
而这缺少的一部分,恰恰是最终的要的。
阴阳相生、相克,生命力从其中诞生。
没有太阳光芒后的死寂与萧条明显缺乏了阴本应有的生气,这不符合先民的观念。
在他们眼里,死并不是指回归沉寂萧条的深渊,而是能够再生的机会。
换言之,太阳落下后,无边的黑暗缺乏了一股生的意味。
所以——
有了月亮。
之所以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被归类到一起,是因为在先民看来,它们都是光明的源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可见,日月是天地间最为明显的事物,日月成了天地间光明的薄泉。
当日月都消失时,世界就会失去光明,重归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