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五十八章 澶渊之盟(1 / 5)
【前面说的是父母遗传, 也有一些很稳定的父系或者母系基因遗传。
就拿我们这次说的大宋背景举例好了,赵光义的基因就很稳定,除了一个基因突变的宋哲宗, 赵光义这一脉的皇帝一脉相承的懦弱,怯战的基因被他们刻在骨子里。
从赵光义高梁河战败开始,赵光义就对战场有了心理阴影,不敢再御驾亲征, 所以有了贻笑千年的胜利——瓦桥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是发生在太平兴国五年,也就是公元979年, 十月初一, 辽景宗与群臣商议出兵。十月初八赵光义下令让五个州的将领率兵增援瓦桥关。
在此之前, 大辽对北宋发起的满城之战和雁门关之战都输了,辽景宗不服气,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于十月十一日出征。
赵光义得到消息后,觉得辽景宗都御驾亲征了, 他不御驾亲征有点没面子,于是他也决定御驾亲征。
但他又有心理阴影不敢上战场, 怎么办呢?拖!
辽景宗在十月二十日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固安, 赵光义十一月初七才下诏北巡,注意不是御驾亲征,是北巡(狗头)。
十一月十日赵光义从开封出发, 十四日到达长垣,现在从开封到长垣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 赵光义用了四天, 就算古代行军速度再慢也不可能用到四天,这简直比蜗牛还慢。
一直到了十一月十七日,赵光义才磨磨蹭蹭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当时河北最南端的一个府郡。
而此时辽军已经四战四胜,凯旋而归了。
但在宋史中的记载,这场战争是北宋赢了,赵光义甚至留下了“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的感慨。
然真实的情况却是赵光义害怕上前线,一直拖着,等辽军班师回朝了就对左右说:“瞧,辽军一听到朕御驾亲征就望风而逃。”
这就是贻笑千年的胜利。
赵光义对战场有心理阴影这其实可以理解的,毕竟高梁河之战中他大腿中了两箭,差一点就被耶律休哥活捉,而且伤好之后每到阴雨天腿就疼,一直在提醒他当时的危险。
但不能理解的是他不敢上战场还要下诏北巡,拖拖拉拉耽误战机。
这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他那点忌惮武将的小九九,令五州将领率军援助瓦桥关,却没有指定一个阵前总指挥,导致五州将领谁也指挥不了谁,各自为战,输得一塌糊涂。
瓦桥关之战宋军四战四败,赵光义要负大部分责任。
赵光义之后的宋真宗更加一言难尽。更可怕的是宋真宗是大宋最后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
而且宋真宗的御驾亲征还是被宰相寇準“挟持”而来的,宋真宗本人并不想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