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发现问题(1 / 1)
所以,营商环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喜欢耍官威、讲究官本位的地方,一般经济都很落后。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敢去投资。之前有位学者说:“一个领导一句话就能轻易搞定事的地方,没人敢去投资的。”
所有人都不傻,今天认识这个领导,他在位,也许他一句话可以搞定很多事;等他调走后,别人上来的时候,别人也可以一句话把你搞得倾家荡产。
这种事、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有不少。
所以叶省长准备第一件事就是“高举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的旗帜,让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的旗帜在道南上空飘扬。
到南省并不是一个发达的省份,甚至有些落后。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大省,想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就必须首当其冲地解决就业问题,还要解决就业当中的各种法律保障问题。真正的因材施策并不是如小说里写的那一般简单:所谓邀一群人来投资,然后立竿见影,领导就怎么怎么被重视。这是存在于美好的幻想之中的。
没有那么简单的,全国的资源就那么点,人家要来你这里投资,总得找个理由,不能因为义气、或者跟你关系好、跟你是朋友,就在你这投吧?人人都是慈善家?你得有各方面好的基础条件,没有谁愿意投几个亿,几十个亿去走长线等成果!这是不现实的。
比如所谓的跟你关系好,就投几千个亿到一些非常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去搞科技企业,现实吗?不现实的。但凡有好好学过高中地理知识的,都知道这是不对的。
叶省长也懂这些,所以他深知营商环境构建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多次批评一些天天喊口号招商的地市和县区。
在参观完开发区后,叶省长做了重要发言:“同志们,开发区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心脏。开发区办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问题,所以,很多县区地市天天喊着招商、到处发大力招商通稿,通稿中的投资金额也一个比一个吓人,我前些天让秘书做了个统计,如果按各县区今年到目前为止发通稿的投资金额来说,那我们省Gdp绝对破亿了,个别领导压根没有一点点经济常识,连吹牛都不会吹,动不动上季度招商300个亿,下半年计划招商2000个亿,糊弄谁呢?”
“还有,招商也要有选择的招,也要真实的招,天天拿个电脑改数字请演员,那就是浪费时间。我在省里什么都知道,之前也一直在摸排全省的家底,所以从这刻开始,我们要严格的杜绝数字形式主义,要严厉的打击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瞎作为的干部。要让诚实守信成为每一个体制干部的核心精神价值取向。”
“社会上说,每一个体制人员都经过了笔试面试政审体检这些环节。所以我今天在这讲“诚实守信”,似乎是对大家的侮辱。但是我必须强调,确实有一些干部已经背离了当初的信念和守则。在体制内为了怎么讨好上级?为了怎么去当官好压榨老百姓而弹精竭虑、费尽心思!我很痛心,真的很痛心。什么时候,我们道南省的社会核心价值取向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体制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道德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走向。这些年,一个又一个体制内的婚外情和贪腐案件让我们触目惊心。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什么让我们这个被社会推崇的体制内的一些工作人员变成这个样子呢?”
“我想就是缺乏最基本的敬畏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取向,我们本来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先进、最优秀、最能充当社会发展领头羊的那一部分!可现在看来,有不少人在这里头被污染了、被影响了,这将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同志们,时不我待啊!有个别没有远见、没有常识、甚至是没有道德的干部认为:构建营商环境不重要,甚至认为社会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也不重要;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能够旱涝保收就够了,这种极其坏、极其蠢的想法在我们体制内仍然有一定的存在空间,这些人总是精于算计,总是喜欢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多高明,这种人恰恰是最蠢的,将会被这个社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但凡有点经济常识的,都知道整个政府的发展资金就靠税收和国家的转移支付来维持,而国家转移支付很大部分靠依靠于国企和各省份上缴税收来完成。万变不离税收…以前靠卖地来维持政府运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还有谁妄想没钱了就卖块地?那说明这个人就应该滚蛋,就应该彻底的被人民抛弃。”
叶省长一边讲话,底下的记者咔咔一顿拍,不少领导干部都盯着他、听的入神,当然,也有一些干部对此嗤之以鼻,露出了可笑的表情。
不管哪个群体,总有那么极其一小部分人以为自己看透了一切。殊不知,整个社会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要出问题。
如果社会经济发展不起来,如果老百姓就业问题解决不了,最终受体制内这个群体也一定不能免俗,没有所谓的旱涝保收,“旱涝保收”四个字是建立在完整的税收制度之上的,税收都没有了,你上哪旱涝保收?还真敢通过不断印钱去维持运行?
叶省长这一番话如警钟一般敲响,在每一个干部的心中,但有多少个人会听,那就不得而知了。
讲完话后,叶省长所有的讲话内容被整理成文字发表在道南日报!说来也怪,因为这一通讲话,原本销量惨淡的道南日报突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