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棉花与战争(求追读)(1 / 3)
王韶听到刘湛的话,察觉不对,赶紧带王璞准备告辞。
王璞却不愿意了,眼下大宋文强武弱,喜欢读兵法的人不多。他好不容易拉了几个太学生,组了个结社,就是讲武堂。王韶来过一次,笑他们是纸上谈兵。也请了几个禁军小校过来讲课,但要么太细,要么太空,回头想想,在王璞能找来的人里面,反而是刘湛的军事理论学的最强。
而且他早就听说吕俨也进了宫里,就是和刘湛呆在一块,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忙什么。既然吕俨可以留下,那王璞也想争取一下。
童驹自无不可,能多一个人把刘湛的东西挖出来,对他来说确实是好事。不过事关岁币,童驹想了想,还是请户部李轩瑜过来,又着人去向赵官家汇报,又等王韶离开,书记的黄门进来,才示意刘湛开始说。
“很简单,改绢为棉!”
童驹摇了摇头,这些读书人还是眼高手低,棉花虽然在中国早有种植,但一直产量不多,因为棉布的工艺比丝绸的工艺要繁琐,品质又要比丝绸低,棉布的利润极低。
“刘湛,你没看过织布,才会说出改绢为棉这样的大话。虽然棉花比蚕桑种起来简单,但是棉花要变成棉布,可要比丝绸麻烦多了。
蚕吐丝成团,梳开就是条线,立马就能并线纺布。棉花呢?要先把棉花打开,把里面的籽清理掉,再把一团团的棉花手动的理成棉条,然后才能像丝绸那样进行纺纱、织布。
这多出来的三步,步步都要人手。农户种田都来不及,哪来人手做这些?何况棉布太素,不像丝绸那样色泽艳丽,卖不出价钱,自然没有多少人种棉花了。
再一个,棉花喜光厌雨,江南两路和两浙路,也只有一些地方能种而已,数量远不如桑树。”
刘湛点点头,即使在后世,江南地区的棉花产量也不高,但如果不局限在江南呢?
“童公公说的很对,棉花确实有这么多缺点。可棉花有个最好的优点,便宜!光这一条,就足够我们去想办法解决棉花的问题了。
更何况相比丝绢,棉布更保暖,更耐用,改绢为棉,大有可为。”
“哦?如何改呢?”
“首先,是棉花的纺织工艺。现阶段限制棉布产出的,就是在工艺环节中,多出来开籽和梳棉两步,占用了大量人手。倘若这两步,可以一个人完成呢?
童公公,你可曾听说过,弹棉花?”
“弹棉花?”
“制作一张大弓,让人背在肩上,拨动弓弦,弹动棉花絮,循环往复,一上午就能弹出几十上百斤棉花,根本就不用多余的人手。
至于棉花开籽,可设一轧花机。在桌上固定一个书架,架上部横安一木轴,一铁轴。铁轴在上,木轴在下。木轴右边装有曲柄。铁轴左边安装具有飞轮作用的十字形木架。工作时右手转动曲柄,与曲柄相联的碾轴随之转动,左脚踏动踏杆,使碾轴与下轴作等速运动,方向相反。二轴相轧,左手将籽棉添入轴间,则棉花被带出车前,棉籽落于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