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颍川荀氏(2 / 4)
董卓幼年之时曾在颍川待过,对汝颍之地的名士做派有一定的了解,颍川的“风土人情”也给幼年时期的董卓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好印象。
所以,在这一次强征名士入朝的举动之中,董卓重点瞄准的就是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分别是两大乡党的代表,一个就是南阳的何颙,而另外一个就是颍川的荀爽。
论及党同伐异,同气连枝,放眼天下,何地之人能及南阳?何地之人又能及汝南、颍川?
如果连这两处要地的士族群体都能被渗透,那这天下间的其他州郡,就都不在话下了!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董卓想要拉拢的何颙,表面上倒是听话,但事实上,他却是当年袁绍奔走之友之中的一个。
至于颍川八龙之一的荀爽……
那更不是以董卓的身份就能玩的转了。
……
……
荀爽是一个古板的人,他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
不过他虽然为人古板,但治学却不守旧,他的祖辈治今文,但其本人却对于古文经学情有独钟,特别是古文经之中的费氏《易》学,已经成为了荀爽的主研经文,他以十言之教立说,走的是和郑玄差不多的学术论方向。
荀爽前些年一直隐居于江海,后迁居于汉滨,直到近年来年纪大了,才回到了颍川老宅,本以为这一辈子不会再有什么波澜了,但哪曾想到,自打党锢解除之后,从大将军何进,到如今的董卓,征辟的信是一件接着一件的被递送到他的面前,搞的荀爽头都大了。
先前的荀爽,对于这些征辟,尚成沉着应对,但是如今对于董卓,他发现他好像不能再推却了。
董卓的征辟不断,几乎每隔几日就会有人送信来征,对于荀爽的回信,那些使者也都是爱搭不惜理的,接了他的手书就返回,但下一次还是按时按点的来荀爽家来送征辟之书。
荀爽心中明白了,董卓现在,这是有点在强征的意思。
若是换成别人强行征辟他,荀爽肯定是嗤之以鼻,毫不在意。
但面对董卓的强征,荀爽的心中着实是有些没底。
凉州蛮子可是不讲道理的,你能跟关东士族掰扯明白的道理,跟凉州人可掰扯不明白。
一个弄不好,就是喊打喊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