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初至夏地(1 / 1)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东华帝君转世,或作吕嵓、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岩客子,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称吕洞宾,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人,道教丹鼎派祖师、妙道天尊。吕洞宾师事锺离权,后曾传道予刘海蟾及王重阳,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民间称他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纯阳夫子”“恩主公”“仙公”“吕祖”等。吕洞宾也是“五文昌”之一,常与关公、朱衣夫子、魁星及文昌帝君合祀。
据《列仙全传》对吕洞宾的外貌描写:生而金形木质,道骨仙风鹤顶龟背,虎体龙腮凤眼朝天,双眉入鬓颈修颧露,额阔身圆,皇梁耸直面色白黄左眉角一黑子足下纹起如龟,身长八尺二寸喜顶华阳巾。
北宋时期据《郴行录》、《岳阳风土记》等载:北宋至道年间,吕洞宾经过岳阳时,曾在城南古松树下休息,有一老僧从树顶下来,向他作揖,哀怜指点,并道出他是吕仙。洞宾甚感奇怪,惊此人不凡,便赠此人仙丹一粒,并题诗壁上。
南宋时期,据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八中,记有吕祖自传。据说吕洞宾曾自言: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
元朝时期,据保存在永乐宫中的元代圣旨碑刻记载:“唐末地方人士在吕洞宾故宅建吕公祠为祀,每遇毓秀之辰,远近士庶毕集其下,张乐置酒终日乃罢。
明朝时期,据吴元泰《东游记》第三十二会,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乃东华真人之后身也。原因东华度化钟离之时,误有“寻你作师”之语。故其后降凡,钟离果为其师,而度之。
钟离权《赠吕洞宾》之一中也说:“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吕洞宾是传说中的神仙,但其诗歌却含有丰富的世俗意义,既是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大众心理的体现。
吕洞宾是道教史上关键的人物之一,从宋朝到清朝,吕洞宾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面。
《岳阳风土记》:先生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先生海州出也。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即有栖隐之志。去游庐山,遇异人授剑术,得长生不死之诀。多游湘、潭、鄂、岳间,或卖纸墨于市,以混俗人,莫之识也。庆厯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召坐置酒,髙谈剧饮,佯若不知者,密令畵工传其状貌,既去,来日使人复召之。客舍主人曰:先生半夜去矣。留书以遗子京,子京视之,黙然,不知所言何事也。今岳阳楼传本状貌清俊,与俗本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