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道小镇(1 / 2)
一个叫谭乡的小镇,原本地处国道繁华地段,又搭上改革开放的春风。渐渐的繁荣起来。可好景不长,也就5年光景,因傍边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
车流人流渐渐稀少。高光时刻镇上常驻人口就1万多人,现在满打满算不到1人。
昔日繁忙的国道因年久失修,来往车辆也从天南海北到仅仅只有周边县市,也只用了1年的光景。
各种娱乐设施也都齐全。合法的不合法的琳琅满目。因镇子经济效益好,教育资源也相对优越,更有县城里家长送来的走读生。
现在谭乡镇的情况,不说也罢。
谭乡镇依路而建,国道两旁绵延3公里。光是加油站就有4家,不过后来也就仅仅剩了一家。进入千禧年,镇子上越发的破败。
镇政府也从原来的香饽饽变成了谁也不愿意来的边缘地带。
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在家门口打工就把钱给挣了。现如今却纷纷的外出打工。镇上除了不愿意离开的,也就剩一些实在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人留下了。
好歹国道还有车流,偶尔也会有人停车加油吃个饭什么的。
路烨是为数不多没有外出打工的小青年,上了个野鸡大专。临毕业老爹路大友又得了脑血栓。
路烨没领到毕业证就决然回到小镇,接过了老爹路大友的水果店,经营不到3个月就关门大吉。没有了客流,水果卖出去的还没有烂的多。
路大友瘫了半个月就走了。再加上路烨的母亲走的早,留下了一栋沿街二层小楼。一层是水果店,二层住人。
路烨经营失败后,干脆把一层租给了郝老四卖香烛纸钱外加白事铺子,老爹路大友的白事就是郝老四给办的,路烨也不避讳。
以前经济好的时候,郝老四可租不起沿街的门面。现在嘛,按路烨的说法,郝老板是优质租户。
南隔壁是朱伟家的牛肉面馆,以前是饭馆,起了个很文艺的名字“爱上味道”。后来吃的人少了,改成了牛肉面馆,卖些凉菜啊卤味什么的,需要炒菜也可以。
以前老朱家饭店二层是包间,招了几个小姑娘当服务员,具体的内容,只能说“你懂得”。你见过谁家包间里沙发比饭桌大的?
老朱没闺女,生了2个儿子,大儿子朱强在镇上供电所工作,小儿子初中毕业就跟老朱干饭馆。
去年老朱彻底沦为后厨总瓢把子,小儿子朱能在前面当老板。二层的包间也拆了,变成了老朱的卧房。
朱能在小镇后面的商品房里住,媳妇就是当年二层包间的一个服务员,今年跟一个跑长途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