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座谈会(3 / 4)
胤禛也在思索,照他说,这种贪官污吏就得用重典,非得好好的杀一杀这种坏风气不可!不过这几年皇阿玛似乎更喜欢怀柔的策略,还是再想想罢。
直郡王胤禔当仁不让的站出来道:“这监察的人选只怕得从京城或他省调遣,否则可能会相互包庇,另外考评的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惩这些提高到一倍的官吏。”
胤祉笑了笑道:“这些人确实可恨,若是民不聊生,有一半的原因就是他们中饱私囊。确实是该在他们的考评上狠狠记一笔。
说道严惩,儿臣也是赞同的,只是涉及多个州府,官员太多,只怕就算是撤下去一些,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啊!毕竟是从底层开始,层层剥削,只从上层官员入手,怕是不够。”
“这话我不同意,”胤禔横了胤祉一眼:“上面管好了,低下自然不敢私自加收……”
胤禛没说话,只是心里想着,太子提出的这几条建议确实都不错,但是若真想做好,只怕很难。
要去调查各地合适的火耗标准,势必要考察各地地形山路状况,大清疆土这么大,恐怕十年都不一定能考察得完。
再者就算朝廷定了相应的标准。下面的人胡乱加收,阳奉阴违也很有可能。这监察的官员到了地方,所查所问也可能被特意误导隐瞒。
前两条做不到,最后一条就更没有什么效果了。若不是此次西巡,皇上亲自垂问各地民众,谁又能知道真实的火耗情况?官员报上来的数字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老八胤禩心里也在想着这个问题,叫他说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永远也无法解决。
官员为自己谋利是不可避免的。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反过来说,整个官场就不是一盆清水,也不可能变成一盆清水。因此朝廷只需在那些做得过分的官员身上惩治一番也就罢了。
说白了,在座的各位难道就没有接受到底下人的孝敬吗?这些孝敬又是从哪儿来的?归宗溯源,还不是从最底层的百姓手中获得的。
因此关键问题是得让下面的官员知道界限在哪,不要超过这个界限,免得官逼民反。
与其换掉上层官员,还不如让其传话下去,让下头的人知道做的过了,自然就会收敛些。
老十看着上面几个哥哥在那儿侃侃而谈,面上不时认同的点头,心里不仅悲痛的想,这事都是穷闹的呀!
说起来在座的各位也都能理解,除了二哥被封为太子后每年都有几十万两银子拿,其他皇子哪个不是穷过来的?别看他们天潢贵胄的,好似多么厉害,实际上该穷还是穷!
年纪小在宫里读书时,没有俸禄,但照样需要日常走礼。就说每年的万寿节,谁敢不好好精心准备?太后的生辰照样也得重视吧?还有自己的母妃兄弟姊妹……
孝敬长辈,关爱兄妹可是很费钱的!
还有后宅那些女人、孩子,哪个不是花钱的好手。
所以如果母妃家族势力较强,或者是母妃掌着宫务的,可以时时贴补儿子,下面人也不求赏赐而是主动孝敬,那日子就好过多了。
若是没有,那就如八哥、十三一般,能讨得皇上欢心,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记着赏赐他们,走哪儿都不忘带着他们,那日子也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