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人到杭州,但以赈灾开始(2 / 2)
苏轼的法子简单粗暴,直接找朝廷要钱要粮,缺水首先需要疏通河道,这自然需要花钱招募人手;粮食方面不用朝廷给,只需朝廷暂缓收粮便可,苏轼上书要求朝廷暂时减收本路今年一半或三分之二的上缴米粮,等以后丰收了再分年偿还。
这个方案已经相当人性化了,宋朝在这方面的制度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可挡不住人有问题,所以苏轼的折子递上去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
不过苏轼可不是一般知州,立马又给执政的几位大佬写信,包括文彦博和吕大防在内都收到了苏轼的求救信。
多方呼吁之下,朝廷总算是批下来了,同意地方保留上缴米粮的三分之一。
所以你要掀屋顶他就同意开窗的这套逻辑,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另外的一套逻辑则是上司永远会打点折再答应你的要求,不然他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这个道理苏过懂,可苏轼不听,选择缺多少要多少,导致粮食还有缺口。
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苏轼其实还可以以赈灾为由办理救荒的贷款,这个是有政策的,后面再让百姓们偿还就是了,但苏轼没有这么做,他采用的是留下部分上缴粮再进行平籴的做法。
这是他的政治理念,放贷于民无疑会让他想起新法中的青苗法,他这次的做法苏过也是赞成的,缺粮的时候给钱肯定不如给粮食。
苏过一直专心在苏轼身边学习,他太缺少这种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后世的人无法解决当世的问题,这很正常,因为基本的逻辑都不一样。
像这次浙西这个程度的灾害,在这个时代属于司空见惯的事,古代种田可不就是靠收,所以朝廷不会专门拨粮,一般都是靠地方自救,和后世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完全不一样。
当然,如果遇到了重大灾害,朝廷还是会采取粮食赈济和减免赋税之类的做法。
遇到不懂的问题,苏过便立即向苏轼请教,让坡仙这段时间完全找回了作父亲的感觉。
但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比如关于度牒一事。
之前提到过,苏轼向朝廷要钱,但不是要的金银铜钱,而是度牒,就是出家饶身份证明。
在宋朝,想要出家,必须先得有一份由中央发下来的度牒,再去寺庙里面剃度。别看了这个东西,它可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最多时甚至超过朝廷岁入的十分之一。
度牒这么值钱,并不是因为想出家的人多,哄抬了物价,而是出家的好处太多了,和尚不用服兵役、劳役,不用交税,寺庙的田产也不交赋税,所以地主也需要度牒。
朝廷没钱,出售度牒也是常规操作,可在苏过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发的度牒越多,不交税的人就越多,收不了田租的土地就越多,然后就越没钱。
苏轼则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出售的度牒毕竟有限,所以危害并没有苏过所的那么夸张。
一次两次确实没什么,但你年年卖,打着各种由头的卖,年复一年的下来,交税的人少凉还没啥,能收田租的土地越来越少了却是致命的。
不过眼下苏轼无心掰扯这个,因为朝廷的度牒拨下来了,但他被人穿鞋,杭州仅得了三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