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4)
康熙十七年也是多事之秋。
孝昭仁皇后逝世的影响才刚平息,前线传来急报:“吴三桂八月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1]
其实这时候清军连连获胜,盟友一个个背叛,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在做最后的殊死挣扎而已。
但马佳芸兰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单从长远史料来看,造反的人数不胜数,可被大众记住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
吴三桂称帝,一来他年事已高,不比别人,完全没有后路可退,想最后疯狂赌一把,临死前过过瘾;二称帝立号,也能为他造反画上不完全的句号,在史书上多记一笔,那他的人生便不算白来。
然而这对清朝就是一种作死挑衅,康熙暴怒,素来以仁标榜自己的他,也因情绪失控处理两个倒霉太监。
封建社会便是这样残酷,底层阶级,人命比草贱,即便再怎么自诩明君,他们手上沾的血一点也不会少。
后宫妃嫔们还算幸运,毕竟康熙忙于政事根本无暇入后宫。
但三位阿哥就比较倒霉了,被考核时不管怎么回答都被喷一头,康熙话还特多,甚至从古说到今,能连着一口气喷两个时辰不停歇,肺活量巨佳。
连一向超受宠爱的太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刻触他霉头,保清长瑞更是得紧着点皮,背书习武都得更勤快些。
好在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
不等清军的往南新一轮大动作出发,同年十月,吴三桂病死,传位于他的孙子,吴世璠,改年号为洪化。
吴三桂死了?
这是好消息啊!
至于其孙吴世璠,对于康熙来说,根本不足为惧,剩下便是对败兵的追杀,也是眼看着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
喜讯总喜欢凑堆而来。
没过两日,后宫各处得到消息,长春宫的乌雅庶妃发作了。
“这可真会挑时间。”一时间,后宫不知有多少人酸言酸语。
这个时间点的确不错。
马佳芸兰到长春宫时,安嫔李氏正在招待众妃,安排乌雅氏生产诸多事情,作为长春宫唯一一位嫔主子,产妇若是出现任何问题,她也有连带责任。
不一会儿,佟贵妃驾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