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古喻今(2 / 2)
汉的故事不长也不短,讲到西汉亡的时候,秦朗就问了隆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汉的开国皇帝,在设计国家制度的时候,是否会借鉴秦灭亡的原因呢?”
隆庆连忙点头道:“的确如此,我如果是开国之君,那么肯定会考虑到秦国为何会亡。”
“在我看来,秦国就是对六国余孽太手软了,如果……如果像汉一样,把自家兄弟都分封出去做国王,就能镇压住那些心怀异意的人。”
可是隆庆着着又顿住,因为七国之乱就是汉国皇帝对付六国余孽留下来的手段。
只不过经历了三四任皇帝之后,下已经太平,六国余孽要么被斩杀殆尽,要么被镇压得不敢露头,这才使得七国酿出了祸端。
而驱逐了匈奴的汉国,武力强盛无人可敌,已经无敌于下了。
万万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姓王的家伙篡了位。
隆庆哀叹一声,他刚刚从秦国二世而亡的失败中恢复过来,没想到强盛如茨汉国又被大臣篡了位。
想到大臣篡位,他就联想到了自身。
只不过魏国没有西汉那么强盛,魏武帝的武力的确是很厉害,可是子嗣太少,结果差点被人连锅端了。
而且就算是子嗣众多又能怎么样呢?在秦师讲的故事里,姓王的篡位时皇族里姓刘的就多了去了,却没有人反对这个姓王的,反而都给他唱赞歌。
隆庆急切的想知道西汉的结局怎么样,那个谋朝篡位的大臣真的夺取了汉室的基业吗?
于是这一路上,隆庆沉浸在了秦朗的故事里。
一场他原本以为必定会枯燥无趣的课,居然如此生动精彩,甚至让他觉得欲罢不能。
每心里想的都是各个王朝的兴替,他也在这些王朝的生灭里汲取教训。
秦朗给他讲这一课的目的其实也就在于此,把历史浓缩成一个长篇故事,用历史长河的浪花冲刷出人类社会演化的形态。
从秦始皇的郡县制,到每一个朝代的治理方式,侧重点各不相同。
在讲到这些故事的同时,秦朗也点明了不但这些王朝在兴衰更替,域外的胡人也在成立大大的国家,同样也在努力向上。
这是民族之林正在茁壮成长的故事。
除了中原大地,秦朗偶尔也讲一些西亚那边发生的事情,当然因为对外国历史的陌生,秦朗只能把一千零一夜拿来凑数。
起西亚的阿里发,欧罗巴的希腊和罗马、美洲的玛雅和印第安、非洲的炙热大地和部落。
这些不同人种建立的国度都在努力向上奋进,只不过轨迹各有不同。
当他们的视线尽头,已经出现了魏县城池的轮廓时,秦朗的故事也讲到了女真族建立的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