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一百零一章 无(1 / 7)
北地的第一次春闱, 在修葺一新的贡院举行。
此次参加科举的举子,因着战乱的原因,经过商议之后,酌情做了调整。
各州府已在去年举行了秋闱, 不限男女, 兴庆府甘州等州府, 鞑靼, 雅州各部落, 甚至附属的大理国, 都可以参考。
考题与以前的科考,也有所不同。策论,诗词,以及经史默诵, 在以前的科考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此次加入了算科, 包含重学等学问。
此次考试, 主要在为春闱做铺垫, 告知考生春闱的考试方向。
熟读经史子集的读书人,摩拳擦掌。其他不擅长诗文文章的, 同样跃跃欲试。
最终各州府考中秋闱举人的并不多, 待张榜之后,好些胸有成竹的读书人, 都傻了眼。
鞑靼各部落到甘州参考, 一人都没考中。大理国,吐蕃以及雅州各部, 皆到成都府参考,只大理国考中一人。
各州府的举人统共六百二十人,其中男女举人的占比, 在八比二,男八女二。
如一些考中秋闱少的州府,如蔡州的读书人,颇有些激动,认为考试有徇私舞弊,跑到府衙前闹事。
府衙没辩解,直接张贴出了考卷的答案。
算学与重学,不比诗词策论,端看主考官的喜好,每道题都有统一的答案。
而且答题要求写出推算步骤,不能只猜答案了事。
答卷一出,考生们哑口无言,私底下虽仍有不平,却也找不到了借口。
要辨称他们没学过,与以前的科举完全不同,府衙开始出题有失偏颇,故意为难他们。
只考中的举人们,恐不会答应。
且在考试之前,州府教谕早已经多次强调过,北地的科举要进行变动。
秋闱之后,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回想起,当年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新政的各项举措,其中包括严格取士,重儒家经史子集的策论,轻诗词。
后来新政废黜,范仲淹被贬谪到了邓州。
落榜的考生,不由得暗暗期待,北地的科考改革与庆历新政一样,以惨败收场。
不止读书人在关注燕京的科考,中枢的官员们同样忐忑。
庆历新政之后,大宋的积弊不但没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因庆历新政引起新的朋党之争,持续多年,给大宋日后的没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