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主抢了妹夫(五)(2 / 4)
王如月与周静同岁,之所以在周静成婚三年后才出嫁,是因为过上几个月,王大人的夫人就病逝了。王如月需要守孝三年。她本来定的是一位翰林家的嫡次子,结果这位未婚夫年初突然病逝了,于是,王如月多多少少的还是背上了“克夫”的名声,再定亲,找个门当户对的就不容易了。
怎么撮合呢?
私相授受啥的,周安觉得,太LOW了,当然,最主要的是风险太高。
周家和王家没什么交情,要是私下传递,就要买通不少丫环婆子的吧。知道的人越多,风险越高。况且,要是败露了,他的名声可就臭了。
如果他找人给两人传递消息,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用想,肯定是---------“这事定有蹊跷”!
要知道,身为权贵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官斗宅斗差不多都知道一点,警醒的很。特别是魏扬,前世能做出欺骗他们景安侯,后又能在已娶了妻室,还是高门家妻室的情况下,费心力勾搭上当朝嫡公主,而且还成功了的人,那心机,绝对不是一般人比的了的。
周安决定,要玩就玩把大的。
都在勋贵圈子,好些事儿打听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大户人家出行,基本上日程表都是多少天前就排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出门的事儿,不说人尽皆知,但是细打听还是能打听到的。这不,二十多天后,御史大夫家要去福林寺上香。巧了,越伯夫人那天也会带着家里的人去。
其实说巧,也巧,终于碰上了。
说不巧,也不巧,不如说,这么长时间后,周安终于等到两家行程重合了。
那天,周安也早早的出了门,又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装扮一番,找自己的贴身侍卫小方看了看,还别说,就是熟人,也未必能看出是他周安来。两人乔装后,直接去了福林寺勘察地形。
大概十点左右的样子,魏扬那孙子来了。
好,御史大夫家的马车也到了。
至于王如月,也在。
万事俱备,就欠他-----------------------一首好诗了。
古代文人都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题诗。到哪处名胜古迹,一定要题一首。到哪个寺庙,一定要留下墨迹。
象《黄鹤楼》《凤凰台》《题西林壁》不都是这么来的吗?
不仅要题诗,还要分个一二三四五。
象诗仙李白,当年登黄鹤楼,不就是“眼前好有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文人这方面的暗中竞争,还是很激烈滴。说是无硝烟的战场也不算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