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2章 张奂(2 / 3)
一阵遐想之后,张猛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城外的村庄。说是村庄,却由于有上千学子经年累月在此求学,所以已经演化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镇。
这些学生倒也不是因为张奂的出现才聚集起来的,而是因为弘农杨氏常有家族族老甚至退休的大佬在这里讲学。
弘农、三辅、乃至整个关西地界的文人士子慕杨氏之名,渐渐汇聚在此,形成了规模。张奂不过是恰逢其会,借着杨氏先搭好的这块台子,讲起了经学,于是有了学生千余众。
当然了,张奂能借杨氏的宝地念自己的经,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张奂与杨氏的经学本身是同出一门的,都是《欧阳尚书》,张奂是原太尉朱宠的门生,而朱宠和杨赐都是桓焉的门生。所以两家的经学并没有相互对立和竞争的关系,反倒是可以相互提携后辈,促进两家关系。
第二,虽说这里有上千学生,但不管是杨氏还是张奂,真正在门下受录牒的门生却不多。门生和学生,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学生,只说明你拜了师,交了拜师礼,有些甚至连拜师礼都没有,只是旁听过几次讲座。
这样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构成很强的依附关系,假设老师蒙冤下狱,学生固然可以有为老师擂鼓鸣冤的义务,但也可以一走了之,并不会受到牵连。同理,这样的学生要是出了事,老师也没有出手相救的义务。
但是门生就不一样了,一旦受了老师的录牒,两人之间的关系迅速会升级为仅次于父子的依存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论老师有什么事,门生都有义务出来鞍前马后,摇旗呐喊。党锢之祸发生时,很多清流领袖、党人大佬的门生都在党锢的名单中,其中的依据便是录牒的名单。
曾经有一个叫景顾的人,出自蜀郡景氏,拜在了党人领袖颍川李膺的门下,还没有来得及录牒,就遇上了党锢之祸。
景顾因为没有门生的名分,幸免于难,躲过了党锢。
但这样被动逃避了的行为,在士大夫集团中仍然是要遭受非议的,所以他的老爹,时任侍御史的景毅就只能自己上表请求罢官辞职,以显示自己附党的立场。
同样的道理,对于门生,老师也是有义务倾力提携救助的。因此,世家官员在选用门生的时候,是比较谨慎的,通常都是优先选择其他世家出身的子弟。
而掌握同一门经学的世家,相互之间收取门生,则是最优先的选择了。比如杨赐的祖父杨震,也是拜在了桓氏的门下。这样既有家学相传,又有名师指点,两者间相得益彰。
经学的传承,是门生和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区别。
为了确保对经书解释的权威性,只有受了牒的门生,回乡之后才可以讲解传授经学,成为新的老师甚至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