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15章 材官骑士(1 / 3)
既然谈到了高顺从军的故事,众人的话题渐渐又转回到各自当初参军选拔的趣事中。
高国对于高顺所参加的材官选拔的内容颇感兴趣,因为他自己参加的是骑士选拔。
不管是材官、还是骑士,都可以称之为军士。
而高国这一世的经历告诉他,材官骑士制度下选出的军人,才是汉王朝正规军的核心组成。
材官骑士的选拔,发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人或者说职业军人的挑选和训练制度。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一个诸侯争霸,战火不断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什么样的人应该参加战争,负责打仗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成年男子,甚至只要是男性都有可能参战的吧?
这个答案也是正确的,只是不能够用来指导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
春秋战国时期,军、民的概念是混合的,所有成年男子都被称为丁,或者又叫壮丁,丁男。
诸侯王征发士卒的时候,往往只需要抽丁入伍即可。但是这些被匆忙拉上战场的壮丁,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炮灰罢了。
想不成为最低级的炮灰,这些壮丁至少要能够负甲前行,持戟战斗,于是渐渐有了甲卒的概念。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不再单纯以丁口的数量来夸耀武力,而是改称自己有“带甲之士数十万”。
这到不是说这些国家能够长期养数十万的军队,而是表明自己能够征召数十万具有披甲执锐作战能力的预备壮丁。
除了这些普遍意义上的壮丁,还有一群人常常是征召作战的优先对象,那就是负责国家治安,抓捕盗贼,守卫城门的半职业士卒。或者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警叔叔。
通常情况下,警叔叔的战斗力显然是高于未经训练的壮丁的,也是军士最好的来源。
兵家,是最早将军士和壮丁的概念进行区分的。
不管是《孙子兵法》还是《六韬》,都认为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甲卒,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军人。
其中《六韬,犬韬》更是详细阐述了练兵选士之法,包括“冒刃之士、陷阵之士、勇锐之士、待命之士”等等。
而兵家对于练兵的应用,则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创造出了一个个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引起了诸侯们的关注。
兵家也成功证明了军士,甲卒,壮丁三者间的战斗力不再是仅仅靠数量就可以弥补的。
军士虽少,却可以一当十。甲卒守城或可一用,却难用于野战攻城。至于壮丁,人数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一击即溃。
以变法强国为核心精神的法家,很快也意识到训练职业军队对于强国的帮助,于是开始从国家制度层面设计选兵和练兵之法,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