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28章 茂陵 下(3 / 3)
“旭自幼喜爱兵事,少习武艺,再学兵法,常读卫霍故事,生平惟愿以卑微之躯沙场报国。今闻耿氏先烈事迹,恨生不逢时,未能追随其下!”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
“子升所言甚是,敏至今日方知定远侯为何投笔从戎。书生意气终有尽,大丈夫立于世,若想名垂青史,自当以国为家,开拓边疆。”
谢敏的语气中充满感慨,他本来只想做个普通的文吏,可今天却突然发现好男儿当志在四方。
“然,班定远能以区区三十六人降服西域诸国,使其归我汉土,明、章、和帝三位贤君的支持也不可缺少。可今上宠信奸宦,去岁草率出征鲜卑,竟得大败,丧师辱国。因此吾以为,今国家之患,不在边疆,而在萧墙之内。我等志向,若想施展,更需朝野清明、庙堂运筹啊!”
苏则站出来给所有人都浇了一盆冷水。他继续说道:
“虽有去岁之败,鲜卑胡人亦不过疥癞之疾也。而今奸宦一党把控朝政日久,致使吏治败坏,地方豪强多有投效,黔首生活已是苦不堪言。我大汉帝国已然显露出病入膏肓的迹象!”
“故则以为,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分,人之志向亦当有先后之别,我等首要之事,仍当是设法诛除宦官。”
从某种程度来说,苏则的看法代表着这个时代士子们的主流观点,“诛宦意识”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虽说最近十年真正在这件事上有实质性行动的人寥寥无几,但这不妨碍大家相互之间一次又一次的表达自己的立场,甚至有些乐此不疲。
另一方面,尽管有极少数的人已经感觉到了“天下或有变故”,但没有人能够料到接下来将会发生长达数十年的内乱,让鲜卑胡人这个现在看来不过疥癞之疾的蛮夷,最终成为了中原大患。所以苏则的说法张猛也不好直接辩驳,只能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他的观点。
“文师言之有理,不过天下之事固有缓急之别,我等能力亦有不足之处。欲谋诛宦,还需从长计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我们还没有能力直接参与诛宦之前,却也不妨一步一个脚印,为帝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究竟该做些什么小事呢?张猛说完他的这番大道理后,瞬间想起来自己当前最想做的小事就是回到自家华阴,开始蓄养宾客,训练私军义从。而这可一点都不像是准备为帝国效命的,如果不加掩饰的这么说出来,恐怕直接会被当成心怀异志。
“故猛以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交海内同道,提高自身德行能力,方为眼前之事。”
最终,张猛搬出了“人在xxx的时候,就该多读书”这样一个恒有效的“正确方法”完成了自己的总结。
听完张猛此言,几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马氏和耿氏的光环之下,张猛在茂陵城剩下的两家拜访对象,在西汉时就有“万石秦氏”之称的秦氏,以及作为孔子后裔的一支孔氏,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礼节性的拜访完秦氏和孔氏后,张猛一行人离开了茂陵,进入到京兆尹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