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天不从人愿(2 / 3)
高明城正因前途可能毁于这场洪灾而手足无措,突然有人进献平患之策,看过之后当即同意。
沈溪所提的平水患之策中,第一条就是先成立抗灾委员会。
以汀州知府以及长汀知县为主导,由商会、城中士绅、坊甲及民间团体代表为骨干,以商会和官府的人力,加上从商会和士绅手中所纳钱财物资的物力,对城中百姓进行疏导和归置。城中大小事项皆要由抗灾委员会来负责。
最开始,高明城还能亲力亲为,他感觉到个人前途的压力,亲自到城中各处视察。但随着城中水位下降,更多浮尸出现,城里已有小规模瘟疫爆发,高明城怕自己年老体弱染上疫病,索性躲在府衙闭门不出,加上同知、通判和推官也不理事,于是一咬牙将府衙的官差调拨长汀知县统领。
知县何应生胆小怕事,他在府城当百里候,一直被知府压着一头,这时候知府想把责任推给他,他更干脆,直接把人调拨给发起成立抗灾委员会的惠娘。
到了后来,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官差,只能跟在惠娘和一众士绅身后跑腿,这些平日为百姓所厌恶的皂隶,第一次为百姓所倚重。当然为了饭碗,这些差役也不得不卖力。
终于在大水漫城十多天之后,城里洪水逐渐退却。
百姓从各处归家,开始重建家园,但满目疮痍却让他们无所适从。繁华的汀州府,在大水退去之后,城南、城东的城墙垮塌近半,城内到处是残垣断壁,很多房子年久失修,在这次洪水中浸泡垮塌。
失去亲人的家庭,也忙着筹办丧事,城里处处都是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
城内尚且如此,城外更是不堪。
到这个时候,高明城和何应生终于走了出来,用布蒙着口鼻,到城里城外“体察”灾情,慰问百姓。
大水之后井水悉数被污染,不能饮用,城中百姓要喝水都只能去城北的卧龙山和城西的西山挑山泉水,就算惠娘是商会会长。也没有特权,每天秀儿和宁儿老早就得去排队,到下午时才能盛满两桶水回来,这基本是三家人一天所需。
至于那些冒险喝井水的人。没过多久就陆续生病,谢韵儿作为商会特聘的大夫,忙个不停。
洪水退去后,药铺开始整理药材。
好在之前连降暴雨已有所防备,陆氏药铺的药材提前转移。保管还算妥帖,没有蒙受什么损失。
惠娘在灾害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城中药铺不得对任何药材进行加价,而商会中其他商家经营的货物,也不得加价超过两成,否则将会把商家驱逐出商会,并交由官府法办。
商会的这条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灾后百姓平稳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十多天时间里,惠娘所发挥的作用。比起知府高明城重要多了。
但凡在灾害来临时绝望的百姓,见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惠娘亲自带领救援的舟楫。
以前府城百姓对于商会都带着一些抵触情绪,到此时,他们才真切感受到汀州商会带来的巨大好处。
大灾之后,百姓开始重建家园,但依然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