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升平元年(1 / 3)
时下,关西的市井之中,最为人所热议的话题,已经是桓熙依王猛之请,诏令各郡太守推荐人才一事。
桓熙也在一次酒后,不慎失言,声称部堂高官,必起于地方推荐,接受吏部考核。
只有经由这种途经入仕的,才能在未来身居高位。
此话一出,关西各县太守的府邸,可谓门庭若市。
有野心,有抱负的人,哪还愿意走九品中正制步入仕途,自然是要为了应试的名额争破脑袋。
实际上,桓熙急着做这件事情,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自己对地方的控制。
只有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乖乖受制于人。
各郡太守掌握推荐权,士族为了抢夺名额,必将争相示好于他们。
就算族中子弟今年选不上,还能等明年,总不敢得罪了当地太守,断了子弟们的前程。
因此,他们必然会积极地配合太守施政。
桓熙并不担心地方官员们因此坐大,没有兵权,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真要有人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桓熙只需派遣一名将领兴师问罪,前一秒还在与太守沆瀣一气的士族,后一秒就会自发将他绑了,送来长安治罪。
况且,能够官拜一郡太守的,基本都是桓熙能够信任的人,也不存在这种可能。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此举固然能够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增加太守们在治下的权威,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
太守们如果不能守住底线,很容易沦陷在士族的糖衣炮弹之下。
但桓熙对此并不在意,大不了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次运动式的反腐。
‘贪吧,有胆子就尽管贪,等到最后抄家灭门,还不都是进了我的口袋!’
桓熙注视着酒宴上的群臣,心中暗道。
此时,已经是永和十二年的除夕,桓熙在未央殿设宴,大会群臣。
他当然不会将心里的真实想法与众人道出,只见桓熙高举酒杯,笑道:
“今日佳期盛会,没有尊卑之分,仅以丝竹管弦,清歌妙舞,好让诸公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