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第377章 请求(2 / 3)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很快,整条街的百姓都喊起了郡主千岁,声浪如潮水般汹涌,透着百姓们对郡主的爱戴和敬仰。
姜韶华微笑着冲百姓挥手示意。
待进了县衙后,姜韶华先问起了今年的秋收。
高县令精神抖擞地应道:“回郡主,今年秋收,舞阴县大丰收,收的粮食足够百姓吃两年。”
“太平粮仓都装满了。还送了一万石粮食去王府。”
以前舞阴县穷,是因为缺水干旱,粮食产量太低。百姓们吃不饱,连孩子都养不起。
抗旱的新粮出现后,对舞阴县的百姓来说,是一桩大喜事。如今,舞阴县的粮食产量翻了几倍,虽说新粮没有那么好吃,到底能填饱肚子了。在旱灾蝗灾战乱不断的北方,能平安活着,还能吃饱喝足,已经是世间最幸福的事了。
姜韶华听着也觉欣慰喜悦,随口笑问:“今年舞阴县出生了多少孩童?县衙每个月送粮了么?”
高县令笑着答道:“今年舞阴县一共出生了二百三十六个婴童,每一个都登记在册子上,县衙按月送二十斤口粮去。有了二十斤粮食,足够养活孩子了。”
“郡主放心!舞阴县里的孩儿塔,早就都被铲平了。百姓们现在能养得起孩子了,哪里还舍得扔孩子。”
姜韶华满意地点点头:“这样就对了。”
高县令又低声道:“每年新生的婴儿就这么多,想迅速增长人口,还是得收容饥民。我们舞阴县底子薄,比不得博望比阳叶县,也比不了郦县。不过,臣也盼着能多来些饥民充实人口。”
有了人,大片荒田才能开垦耕种。有了人,舞阴县才能摆脱贫困,迅速发展。
当然,支持高县令这么做的前提是,安排来的饥民安顿吃的口粮,都是由王府供应的,直至耕种有收成。
姜韶华看着一脸希冀的高县令,不由得一笑:“本郡主已经巡查了六个县城,几乎每到一县,县令都会和本郡主说起收容饥民一事。不过,这事有陈长史冯长史拿主意,本郡主是不管的。”
高县令不得不厚着脸皮继续恳求:“臣已经写信给两位长史央求过了。请郡主再示意一二。”
不管怎么说,要求上进总是好事。
姜韶华想了想,也就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