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舟》(1 / 2)
舟,即船也,舟与船本是同样的事物,即水上运输工具是也,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舟与船的使用逐渐分化,先秦时期,基本上只谓之为舟,到唐宋时期,水上交通工具取得重大进步,船才开始逐渐普及起来,而以今日的用语习惯来说,舟与船几乎可以完全分开。使用舟的场合一般是指小船,如一叶舟、独木舟、龙舟等,而船一般指上一定规模的水上运输工具,如沙船、渔船等,更大规模的亦称为轮,如在大江中通勤的客轮和大海中航行的货轮,军用的船只又可以单列,如小型军用船为艇,大型军用船为舰。现代人的用语当中,“舟”已经慢慢失去了舞台,在一些小地方的养鱼塘,或许有渔民使用舟,即小型的渔船,其次是每年的端午节时,富有激情的水上技能活动使用的船,叫龙舟,随着交通技术的巨大飞跃,大型桥梁和河底隧道的大范围普及,船的舞台也越来越窄,今日的大部分人还能用到船,大概率是去风景区坐观光船或坐游乐场所的海盗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水域众多但是经济落后的乡下,舟还是不可或缺的水上交通工具,犹记得90年代,需要乘船过河去到外婆家,那时的船大约五六米长一米多宽,正常来说只能说是小舟。每次乘坐时都不敢像大人们一样坐在船舷边上,蹲坐在船中央,总是在怕小舟翻到河里,尤其是在春节前后需要前往外婆家送年和拜年的冬日,寒风瑟瑟的吹过来,小舟在江河中摇晃着达到彼岸,现在想来还是有点后怕,不过未曾听闻过河的小舟侧翻到河里的。将时光移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使是富裕家庭,除去适合车马出行的路段,也几乎依靠船长途跋涉,倘若是从河的此岸到彼岸,更多的只是乘坐小舟,从水路远行千里之外,应该是用大型船只,如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这里的“船帆”应是大型船只才有的配套航行工具。
在唐代,舟与船的使用远不比现代人很明确的划分,从唐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舟的使用频率远多于船,船倒是特定场合采用的,如孟浩然在建德江留宿时,写到“移舟泊烟渚”而非“移船泊烟渚”,在请求贵人提携时写“欲济无舟楫”,即使采用桅杆的船,唐人依旧习惯用“舟”表示,如杜甫写到“危樯独夜舟”。凡事皆有例外,唐人创作诗词也有用船的时候,如盛唐时期的张继写“夜半钟声到客船”,不排除此处用“船”字是为了押韵,如在粤语中,张继这首诗中的“眠”和“船”有点押韵的意味,还有晚唐诗人韦庄回忆江南时写“画船听雨眠”,极有可能是巧妙的使用词语搭配。从宋人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舟船的使用频率开始调转,传诵较广的经典如王安石乘船停泊在码头时写的《泊船瓜洲》,南宋状元郎张孝祥经水路通过洞庭湖时写“满载一船秋色”,不过也有些许特例,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写“君看一叶舟”,或许是因为“一叶舟”比“一叶船”更符合语言习惯,赵宋末期的词人蒋捷名篇《一剪梅·舟过吴江》。乃至元明时期,舟的使用便慢慢减少了,多使用船,如元代诗人名句“满船清梦压星河”,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著有明代时期的百科全书《夜航船》。进入新世纪的初初几年,去外婆家必经的乐安河开始有了机帆船,即机械装置驱动的船,再也不需要乘坐由船夫划水驱动的小扁舟,再后来就很难再见到小舟了。
古代文人游山玩水抑或士大夫准备任职一方,舟船是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注定了他们需要长时间待在船上,船上的行动不如陆地上方便,故很多文人墨客多在船上读书写字抑或文学创作。有人戏说,中国古诗创作时的情景主要有三大类,饮酒抒怀、花前月下和羁旅舟船,可见古人们喜欢在舟船上赋诗,行舟中时不仅可以领略大好河山,更是可以触发情思、兴起思念家乡或感慨羁旅漂泊的心绪,如王湾所作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游山玩水是赋予他身上的一个标签,从这个标签可知他在盛唐时,经常乘船游离四方,故也创作了多篇含舟船的诗词,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国产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一度爆火,让诗仙李白名篇《早发白帝城》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刷新网络,很多人已经遗忘的诗句,搬上荧幕重现在世人眼前,使得它的寓意历久弥新。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文辞是否优美华丽的角度看,李白的这首诗并不值得推广欣赏,但是其尾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所呈现的寓意拔高了整首诗。诗句用语简洁明了,大意是作者大清早便踏上回江陵的归程,从江面上仰望,见到白帝城白云缭绕在空中,千里之外的目的地一天就可以到达,路上持续不断的听到两岸传来的猿猴声,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创作这首诗时,李白步入晚年,安史之乱还在如火如荼的损耗着国家,国家政局陷入动荡不安之际,缺乏政治智慧的李白陷入宗室王爷李璘一案,险而被判刑流放。幸运的是,在流放途中遇到朝廷大赦,听到自己是赦免人员,心情无比轻松愉悦,于是在返回江陵的归程时,以诗的形式记录下他从此海阔天空的轻松心境,因此“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仅仅是作者简简单单的描写自己乘船已经驶过两岸的万重山峦,更多的是寓意艰难险阻已去,开始进入坦途的状态且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人生艰辛时,往往都能积极面对,越过世间的艰难险阻,当我们跨过艰难时刻后,那种如释重负的心境,恰好是李白这首诗中“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蕴含的寓意,所以当人们用这句诗时,多半是他度过了人生一道艰难的坎,可喜可贺并走上了坦途。李白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佳句,可以说是是他挫折经历后凝练而成的,对大部分人而言,不管是战胜艰难险阻还是摆脱逆流困境,人的心境自然会从消极抑郁转向积极乐观,而李白这句飘逸自然,无需精心雕琢,随心所欲而成的名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寓意恰如其分。
李白另外有一首含舟的经典诗句,意境亦可值得品味,是他在饮酒饯别好友时写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即是说,人生如此不称意,还不如明朝坐着小船归隐田园得了。不管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是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这两句诗的深层背景都指向一个重大的人生议题,即李白是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仕途,这是李白多次求而不得的政治理想,其好友孟浩然亦是如此。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前,当时唐肃宗面对内忧外患,识时务的杜甫千里奔赴而赢得仕途的提升,而李白却莫名其妙的卷入宗室王爷的谋乱冤案,总而言之,不管是杜甫还是李白,都有强烈的仕途之心,选择一旦失误,人生履历千差万别。创作“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李白设宴送别曾任秘书省的校书郎李云叔叔,可能李云因刚正不阿而受到政治排挤出局,因为两人都时处逆境,故创作出诗篇以表达自己愿意避免残酷的政治现实而退隐的情怀。
2000年初,电视剧《汪洋中的一条船》曾激励过无数观众,这部电视剧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而成,它不像以前的电视剧习惯于诉诸悲情的演绎模式,而是多层面呈现主人公乐观进取、勇毅前行的人生态度,此剧的核心要旨是勉励世人顽强拼搏,因此曾受到大众的欢迎喜欢,如同剧名的寓意,人生就像大海中的一条漂泊不定的船。人生像漂泊不定的船,用中唐诗人韦应物的诗作来说,便是他五言律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中的“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这两句诗是送别朋友的抒怀之作,巧妙的将人生状况类比人们远行所乘坐的“舟”,寓意人情世事难测,犹如波浪中前行的小船,顺流洄流不由自己做主,也可以通俗的说成俗语“人生江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