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曹丕》(2 / 2)
(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留世的《燕歌行》有两首,其中第二首的水准远逊色于第一首,燕歌行原是个乐府题目,这个曲调早前未曾有明确的记载留世,故有时候会将燕歌行视为曹丕开创的,也因为这首燕歌行,后世多有借鉴之,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就曾就此题创作诗歌。目前,曹丕的这首诗,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在此之前,乐府诗是主流的文学体裁,故曹丕这首七言诗相当于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具有相当的引领效用,加上这首诗以描写妇女秋思,使得后人学习曹丕用燕歌行的曲调创作闺怨类型的诗歌,也算是为闺怨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从曹丕的履历来看,最为艰苦的时期想必是与曹植争夺世子地位的这段时间,夺嫡之争向来是残酷的政治斗争,这首诗创作的具体时间不得而知,从诗的内容推断来看,极有可能是夺嫡期间,这段时间他刚过而立之年,春秋鼎盛情感充沛,像是创作出佳作的好时机。
秋风萧瑟天气凉,从诗词的开篇就呈现了悲秋作风,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零,白露凝霜,群燕辞归,大雁南翔,这些在黄河流域常见的秋天自然景色,为女子的闺怨做了充分准备,正如诗词评论家说,描写女人的闺怨,不能直接说女人思念远方的男人,而描写晚秋时节肃杀情景作为铺垫,更具有文学艺术表现力。思念远方的他,思念到肝肠寸断,失意不平的样子一样想念家乡,究竟是何原因使得远方的他客居异乡而不得返,香港歌星张学友名曲《远方的他》是否有同样的意境不得而知,甚是觉得它们表达出相类似的情感。直接描写闺怨女子守空房的句子不常见,曹丕描写女人的寂寞如此直白直接,独守空房,思念夫君,常常落泪沾衣,表达出女主人生活凄苦的画面。
写出这么露骨的诗句,在我见识的帝王诗词中,是绝无仅有的,恐难以与他上层士大夫阶层的形象相链接,更遑论作为国家领袖人物了,因此可推断出该作应是他登极前所作。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这里面的句子要结合古代音乐的形式来理解,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整首《燕歌行》的经典句子为“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在听别人朗诵这篇诗时,对“尔独何辜限河梁”稍微拖长点音,诗的情感将会让人更有感觉,更能呈现该诗的妙处。这首诗更大的韵味之处,在于它通篇押韵,这也是其第二首所不具备的特色,读过的诗歌中少有通篇押韵的,足见曹丕的文学水准及文字运用功底之深,在此之外尚知元曲《蟾宫曲·咏西湖》用字时押韵较多。
年代久远,曹丕的多部作品早已失佚,除去上面介绍的《典论》和《燕歌行》外,他的《善哉行》亦可一读,他在诗中写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可见曹丕也有很多忧虑和不快乐的时候。曹丕作为开国之君,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自是无需愁,但是作为人,哪怕身为帝王将相之家,忧虑和不乐的时刻一样不会少,在表达人天生具备忧愁之时,也深刻的领会到,人犹如寄托在世上的,那么多忧虑是为了啥,即使今天我不快乐,但丝毫不影响时光的快速流逝,这是曹丕作为文学家对人生的无穷思考,犹如哲学家一般思考,人生到底有啥意义。
曹丕这个曾经享有盛名的帝王,两千多年后,世人知之甚少,若非留存了几篇精妙的诗歌文章,即使他是帝王,也难以让后世对他有所熟悉,毕竟古典中国时期几百位帝王,成千上万个名臣将帅,世人自动或被动去知晓的,两手可数的过来。首先,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朋友,对曹丕肯定有所了解,其次品读过他的名篇论述和诗歌《燕歌行》,想必会有兴趣对这位皇帝文学家深入了解一些,犹如他所言,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他的声名能遗存至今,与他的论文专著及诗歌有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