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人生第五大喜事(1 / 2)
沿着左侧通道向前,我与那些圆圆方方的东西越来越近……这一段脚下的石板变成了土路,我走到跟前,总算看清了那些东西的样子。
它们是一些陶土砖块堆成的凸起,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圆柱形的,高的足有一人多高。我身旁的一个圆柱形凸起,边上开了一个小门,向里面看去,还有灼烧留下的黑色痕迹。
继续向前,通道边上出现了很多不大的土墩子,陶土材质的,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边。
我好奇地捧起一个,晃了晃,没什么声音。看它一头有金属露在外面,里面像是包裹着什么,我就举起用力向地上摔去。“砰”的一声,墩子滚了出去,掉落了很多陶土碎块,破碎处又露出了一只青铜器的腿。
这是?!失蜡法浇筑的青铜器?!
这种制造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用质地较软、受热易融的蜂蜡,雕琢加工成成品的形状,然后用耐热的泥料填充包裹,形成模具。加热后,里面的蜂蜡会受热融化,顺着预留的注口流出模具,留下特定形状的空腔,届时再将融化的铜液灌注进去,便能铸造出想要的器物。
只不过关于我国历史上失蜡法的起源,普遍认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没想到爽鸠氏族时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一工艺铸造生产了。倘若将眼前见到的事物公之于众,对于考古界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看着墙边排列整齐、包裹着青铜器的失蜡陶范,我不禁突发奇想。这些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考古盲盒了,而且每个里面都有距今四千多年的上古青铜器。作为它们的发现者,我是不是可以把它们命名为黄离盲盒,带到私下拍卖,说不定每个都能拍出天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不能走出去都是未知的,更别提带着这些东西了。我自嘲地摇了摇头,又继续向前出发了。
前方也有很多类似的陶土凸起和坑槽,现在看,这里应该就是一处青铜冶炼铸造的加工厂。当初的爽鸠氏直接把矿石开采、加工、冶炼、铸造做成了一套一体化的流水作业,让人不得不佩服。
通道的尽头连接着宽阔的空间,刚踏足进去,我顿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眼前的空间看上去是一个大圆柱形,我站在地面向上看,就仿佛身处井底一般,上方黑漆漆的看不到顶,周围墙壁上有螺旋向上的石阶,环绕固定在曲面墙上,好像本就是一体开凿的,一直螺旋着向上消失在视野中。地面左侧的位置竟然还有一处向下的方洞,洞内石阶向斜下方延伸,不知通向哪里。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找到了向上的路。
我心里给自己打气,但却非常抵触这些螺旋向上的石阶。
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石阶外侧没有护栏。万一路上脚下不稳,可就真要垂直坠地了。
要么痛痛快快的死,要么在下面等死,前者尚有一线生机,这似乎是个不需要犹豫的问题。
我紧靠在墙边,小心翼翼地踩着台阶向上。还好这些台阶不算太窄,只要不刻意向下看,也不会那么心悸。
我没有细算过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地面有多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走螺旋阶梯向上的速度特别缓慢。
才爬了没多久,我就出了不少汗。我承受的不止是身体上的疲劳,更多的是环境带给我的心理压力。即便两腿酸痛,我也不想停下来。我此刻的处境就好像悬在半空一样,如果不一鼓作气,怕是会丧失所有的勇气。
向上,光线照不到顶,向下,我又不敢看。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真的不好受。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出口就在上面。但周围的环境却在不停重复着,又让我感觉在原地打转。
时间在这里仿佛过得特别慢,我的双腿渐渐过了最酸痛的状态,反而有种轻快的感觉。后来我开始边爬边数,这样还能转移一些注意力,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六百三十五,六百三十六,六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