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地球舰队 292地球之音(1 / 2)
格莫夫走到留声机前,戴上了手套,从留声机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张金光闪闪的唱片,举在身前。
“虽然林雨疏精心地掩盖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但她想要造出来的东西是不会说谎的。这是我通过自己的手段让当年制造这金唱片的厂家,按照原始的设计数据复刻的。可以说,这张名为地球之声的唱片和旅行者号上携带的一模一样!”
陈飞宇仔细地端详着那张雕刻着地球和人类信息的金盘,喃喃念叨:
“24k镀金涂层,金刚石探针,可以把信息保存十亿年以上,听起来像是人类和宇宙来的一场浪漫约会。但实际上,就算不考虑太阳系屏障的存在,按照旅行者探测器的速度和航迹,到达最近的蛇夫座ac79338恒星也是十万年后的事情。
而且,那是一个毫无生气的恒星系统。与其说这张金唱片是个探测项目,倒不如说是一场赚足了眼球的作秀。”
格莫夫将金盘放进了一个类似托架的设备中,然后从资料架上取出几个盒子放到了桌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作秀。林雨疏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张金唱片雕刻的内容和录制的信息上头,却没有人去想,这张对材质、尺寸、重量都有准确要求的金盘还有其他作用。”
随后,格莫夫将盒子里的一叠叠手写稿纸取了出来,平铺到桌面上。
“为了搞清楚林雨疏在阿雷西博的时候,发现的可能笼罩着太阳系的屏障的性质,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恶补理论物理的知识。像我这种在专业人士眼中的二把刀,最大的劣势是在基础上的薄弱,如果单纯地搞学术创新,那我注定这辈子都一无是处。
但这种在基础上的薄弱,恰好让我摆脱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特别是在特定问题的研究上,让我能够突破常规去思考问题。我就这么一边研究着金盘的真实作用,一边连猜带估地去拼凑屏障的数学模型,还真让我凑出了点东西来。”
陈飞宇看着那一叠叠被写得密密麻麻的手稿,感叹道:
“格莫夫先生,您太谦虚了。我虽然不是理论物理专业的,但还是懂一点,您的这些研究成果已经不比许多专业物理学家差了。”
格莫夫浅笑着摇着头,将一本手稿翻到最后一页,摆到了陈飞宇身前:
“与其说是研究,倒不如说是在猜字谜。在我对屏障属性的无数种揣测里,这个结论是最有意思的。”
陈飞宇逐行研究着那个描述太阳系屏障的数学模型,心中暗暗惊叹于格莫夫的数学能力。他非常惊讶于这位kgb的前特工,二流的情报贩子竟然能用数学形式表达出屏障的基本属性。而且推测出的结论和他通过陀螺知晓的屏障属性的几无二致。
“按照这个模型的解释,太阳系屏障有着两项基本属性。其一是单向过滤和削弱从太阳系内向外辐射的信号。其二,能够阻止某个动能阈值以下的物体飞出屏障。老实讲,格莫夫先生,你的数学能力已经足够让大多数吃专业饭的人汗颜了。”
格莫夫摆了摆手,干笑了几声:
“呵呵,你不用给我戴高帽,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有数的。我的求证过程并非传统科学家们聚沙成塔的积累,而是像套嵌经验公式一般去不停尝试。我之所以会觉得这个数学模型可能是最接近太阳系屏障正确解释的原因是我手里有这个。”
格莫夫走到了放着金盘的托架仪器前,逐一打开了按钮,“嗡嗡嗡”的低鸣声随之响起。
“我仔细研究旅行者号公开的设计资料,整个探测器只有850公斤重,其中绝大多数的重量都分配给了诸如rtg电池、数据天线、科考传感器这些硬性的设备。因此,在当时那个工业条件下,留给林雨疏发挥的空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