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起兵(1)(2 / 2)
乌显乌解烦躁地跺了跺脚,冷哼一声,扭头离去。
李彪李虎也急匆匆向杨统和袁晁告辞。望着四人离去的背影,袁晁轻叹一口气道:“先生,皇帝诛杀功臣郑王遭难的事儿应该不会有假,郑王麾下这群武将,素来只知有郑王不知有朝廷,看来,这场反乱是避不开了!”
杨统苦笑着:“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是常理。郑王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猜忌,也属于正常。况且郑王与太子一向不合,太子抓住机会向郑王下手也在情理之中。但山人却不相信,郑王会死在长安袁晁,郑王绝非常人,种种神异之处难以踹度,这样的人,岂能轻易殒命?实际上,郑王在进京之前,曾经与山人有过一番长谈,其实对长安之事,他早有预料,而执意孤身进京,也必然有自保的本事。山人估摸着,也就是在这三五日间,郑王必定回返洛阳,举兵反唐。”
“然。以郑王之能,取李唐而代之,也并非不可能。先生,你我今后行止当如何?”袁晁一字一顿,望着杨统,神色复杂。
“袁晁,你我与洛阳一脉相承,若是洛阳军马反唐,你我也很难独善其身。但反唐之事,绝非轻描淡写,这天下刚刚看到安定的迹象,又闹出如此事端来,哎!可怜天下百姓,又要经受战乱之苦了!”杨统轻叹一声:“这些武将虽然表面上接受我辈建议,但这两日必在私下煽动军心做反唐之谋划准备。军权不在我等手上,我们纵然有心也是无力,只能听之任之,尽人事听天命吧!”
袁晁沉默了一下,方才低低道:“先生,你学识高深,目光深远,以你看来,若是郑王健在,举兵反唐胜算当有几何?”
“至少七八成。袁晁,郑王坐拥河南、山南、江南三地,拥兵十万,号令天下。只要郑王一反,这三道军民皆起而响应。那郭子仪麾下兵马对郑王敬畏深重,那镇守长安外围的南霁云所属五万神策军,原本也是郑王旧部。若天命所归,三五年间,郑王当定鼎天下,取李唐而代之!”杨统若有所思。
袁晁缓缓点头,再无多言。
正如杨统的猜测和判断,乌显乌解李彪李虎乃至罗勇等将官虽然没有立即举旗反唐,但却各自深入所属军中,开始调动军心,做起兵反唐的各项准备。
果然,孔晟遭难、李唐皇室无故诛杀功臣的事在军中传开之后,十万大军群情鼎沸,大多数军卒都在为孔晟抱不平。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李唐皇室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卸磨杀驴,还是无视这支军马讨贼和光复东都洛阳的功绩,事对死难将士的亵渎和无情践踏!
一连两日,军中怒斥皇室无情、皇帝无道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而起兵为孔晟报仇雪恨的呼声更是高涨。
长安。
大明宫。皇帝这一次是真正病倒不起了,自打金殿之上孔晟慷慨陈词展现出惊人神迹冲天而去之后,皇帝就心惊胆战,懊悔不跌。皇帝知道孔晟的报复必将来临,一旦孔晟或者举兵来犯,或者以神魔般的手段降临,李唐皇室根本无法抵挡。
皇帝预感到李唐皇室的基业将要倾覆,而自己父子便是罪魁祸首。本来孔晟可以辅佐大唐江山万万年,结果却反目成仇,以孔晟临去之时展现的无比神异手段来看,等待着长安和李唐皇室的将是一场颠覆性风暴。
皇帝心神郁积,无以言表。
皇太子李豫这两日每天都要往城门楼之上眺望着洛阳城的方向神色凝重不语。狂风呼啸,秋叶纷飞,长安城内外一片萧索之色。裴原礼站在李豫身后,轻轻道:“殿下,我等不能坐以待毙,以臣看来,应该马上调郭子仪大军十万挥师京城,拱卫长安。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两支大军镇守长安,即便那那孔晟举兵来犯,也可保长安无虞。”
李豫苦笑一声:“本宫万万没有想到,那孔晟竟然是天神般的人物,以他的手段,恐怕非人力所能抗衡。若是他举兵来犯,郭子仪和李光弼绝对不是他的对手……裴原礼,你说本宫是不是错了?”
“站在朝廷和皇室的角度,殿下没有错。孔晟功高盖主,狂悖无礼,尾大不掉,这样的臣子,无论是哪朝哪代,都不能容忍。只是没想到让孔晟逃了,这才给朝廷和长安埋下了心腹大患。殿下请宽心,那孔晟再神异,也不过孤身一人,怎么可能力敌我十几万大军?郭子仪麾下猛将如云,郭子仪回防长安,必可保殿下万全。”
李豫轻轻一叹:“如今这长安之中,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几乎人人都在抱怨本宫为朝廷惹下惊天大祸。照这样下去,恐怕孔晟兵马还没有来,长安城就要开始内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