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初入国子监(1 / 3)
不论是这一世,还是上辈子,对于舒锦来说,坐在光明的教室中上课都是十分遥远的回忆了。
国子监新立的庖厨课,就如同算学,书学一样作为辅修科目,喜欢学习的,感兴趣的都可以报名,刚好在外国使节团带来的学子入学试之后,庖厨课的统计也完成。
既然是要学厨艺,那上课之时少不了要多动手,因此厨艺课的课室是特地按照舒锦的要求改造的:
宽敞的课室里,摆放着九排长桌,每排五列。桌子有八十厘米宽,一米二长,每张桌上都已经摆放好了刀架,但是因为暂时用不到太多,所以刀具类只放置了两把简单的菜刀;刀架边上还放有打磨光滑的木制案板以及擀面杖,课室内的一应用具都不许带走;
不同于旁的课室,厨艺教室除了这一间,还有另外两间小一些的课室与此间相连,一间里边用来放置调料以及各种食材还有炊事用具,而另一间则是灶台。
所有来此上课的学子可以领一件外袍,专门上厨艺课时穿戴。用具之类都刻有国子监的图样,上课前下课后有专人清点;课上所使用的食材如果没有烹饪,剩下的都直接送去国子监的厨房,如此食材也就不会浪费。
按舒锦的要求,报名参加庖厨课的学生名单开课的头一天就送到了舒锦手里,因为有“君子远庖厨”的圣人训,所以在舒锦看来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来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然而让她惊讶的是,名单上的学生竟然多达八十多人,而且,其中占多数的竟还不是女学子。
在这份名单中。舒锦还看到了眼熟的名字:李恒昌以及乔弘毅。不知道他们两个是不是都打着给自己捧场的想法报的名。
因为报名的人数挺多,为了教学效果,所以庖厨的学生分两个班次上课,每个月上课八节,一节课一个时辰。至于教材,舒锦就是教材。
“鲜料制备最佳,干货全靠涨发。汤出十二辰。菜增味三分。”
舒锦授课自然不会像其他科目的夫子那样,就坐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她此刻正背着手。沿着桌子之间的空档边走边说。
“这说的是厨艺中的四大技艺:刀工,涨发,制汤跟火功。厨艺精湛与否,也就取决于这四大技艺了。
而这四大技艺若是再细化讲解起来就太多了。比如刀工跟涨发主要是对食材的先期处理。单是刀法,就可以分为切、片、剁、劈、拍、剞六大类。再细化的话每一种又可以分成好几种,比如,切就包括:直切、推切、拉切、锯切、铡切、滚切;片有推刀片、拉刀片、斜刀片,反刀片、锯刀片和抖刀片等。我不一一细说了。
烹饪时所用到的技艺。日后会有机会慢慢实验跟学习,若是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若是有兴趣学好这一门课。那有机会可以多加练习。今日咱们练习刀工中最基础的两样。”
“庖厨的所有技艺都是相辅相成的,能否做出一道好菜不会是单靠一门技艺就能成功的。除此以外,食材的选择也能决定菜品是否美味。所以,在你决定做法以前,要先好好确认手中的食材。
诸位,曾经下过厨房的请起身。”
对于这些人为什么选择上这门课舒锦不清楚,但她并不认为这些人全都是喜欢做菜所以才来上课的。可能多数还是因为好奇,而身为国子监的学子,恐怕多数人连厨房长得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吧?
因此她才有此一问。
这才是第一节课,虽说舒锦并不是指望着国子监这节厨艺课教出几个大演名厨来,但是若是一节课后这些学子们对于做菜就失去兴趣了那就太丢人了。所以,第一节课,还是要让这些学子们动一动手,让他们保持对于烹饪的兴趣才行。
这些人多数是富家子弟,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长到这么大,恐怕连食材都认不全吧?
果然,这一问只有寥寥几人起身,其中还包括了乔弘毅。
“很好,你们几人同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