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不宣而战9(3 / 3)
过去六年里,得到了民国部分海军军费,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秘密财政支持的民国各大潜艇生产厂,共建造了00多艘潜艇其中有70多艘都是近海型防御潜艇,真正拥有中远程远洋攻击能力的远洋型攻击潜艇,民国只建造了2艘。
这不仅是因为远洋型攻击潜艇的成本几乎相当于近海防御型潜艇的三倍左右,还牵扯到生产周期。德国发达的造船业跟工业,令德国可以在7天内便完成一艘u潜艇的生产。而民国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平均一艘近海型防御潜艇的建设周期约莫是7天左右,远洋型攻击潜艇(u潜艇的中国改进型)的生产周期却长达44天,耗时几乎可以建造两艘近海防御型潜艇了。考虑到民国新立之初海防的不稳,民国海军的水下舰队建设主要还是以近海型防御潜艇为主。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6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基隆位于台湾岛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4年7月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中法战争结束后,台湾的重要性已经被满清统治者所觉察到,经过先后几任巡抚的建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基隆港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成为台湾最优良的海港跟军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通过武力夺得了台湾岛后,基隆港在日本人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人口在7年底已经突破二十万人,总人口台湾第四,并且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商船在此停靠补给、收购台湾土产,日本人还在此进一步建设,强化了基隆港的军事地位,作为日本台湾驻屯舰队的驻扎地。
根据民国在战前得到的情报,日本台湾驻屯舰队中的主力舰--老式三笠号战列舰、筑波号战列巡洋舰,以及一艘去年年底才建设完成的最新式龙田号轻型巡洋舰尽皆驻扎在这里以震慑民国。
在民国制定对付日本的郑和计划中,驻扎朝鲜跟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将交由民国海军主力牵制、吸引,为民国陆上攻势尽可能的争取时间。而另一支位于南洋的日本舰队,则交给民国的水下狼群们解决,为此李汉还特别指定了一个针对性计划---猎鲸。
此次偷袭方案,民国突袭旅顺、辽东半岛的不仅有陆航的勇士们,也有海军的勇士们,那就是这些过去几年前只能在深夜跟民国完全控制的一些海域才能进行隐蔽训练的潜艇部队们,他们几乎每天都听着德国的那些水下狼群们在欧战之中所创造的辉煌,却只能在强大的日本海军的威胁之下,被迫躲着避着,尽可能的延迟日本发展了他们的踪迹。
而如今终于有了向日本人发泄心中愤怒的机会了,他们自然十分珍惜。
现在潜伏在基隆海港外海面之下的一共有十四艘民国海军潜艇。其中有两个型号,一个型号是民国结合了u潜艇的生产技术在美国霍兰级潜艇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的‘水獭级近海防御型潜艇’,这种潜艇共有十一艘,占去了偷袭潜艇中的绝大多数;而另一种则是根据u潜艇技术发展改造的海狼级远洋攻击潜艇,只有三艘。这些潜伏在日本台湾驻屯舰队所在基隆港基地门口的潜艇实际上在陆航的飞机发起攻击之前就已经抵达基隆附近。他们是从福建的两座海军隐蔽军港内出发的,经过了一夜的航行在天亮之前已经抵达了基隆港之外,在短暂的浮出水面进行作业之后,在天亮起之前,他们又都回到了水下,静静的分散潜伏在基隆军港外,默默地等待着约定的战斗时间到来。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方案,陆航将于上午六点三刻到七点左右对辽东半岛的日本发起攻击,攻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而潜艇部队的任务也是在陆航发动空袭的同一时间,对基隆军港发起进攻,力争在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是日本海军驻基隆的舰队失去战斗力。为后续在福建等待登船登陆台湾岛作战的国防陆军勇士们争取时间。
现在,已经是上午六点五十分了,潜艇部队可以出击了。
海狼级潜艇的水下排水量不到七百吨,水獭级潜艇的排水量更是只有三百多吨,都是非常适合在浅海活动的潜艇,不过由于鱼雷数量较少,所以对于攻击的精确度要求较高,总参谋部要求潜艇的艇长们务必做到弹无虚发,一颗鱼雷换一艘防护巡洋舰,两颗鱼雷换一艘装甲巡洋舰甚至战列舰。
毕竟,海军装备的鱼鲁不是十六英寸口径就是十八英寸口径,比陆航的那些航空炸弹大得多,威力也强得多,一颗鱼雷过去,如果是轻型军舰的话,往往就是一弹一舰的交换比。
作为一名“海狼”的艇长,林建现在压力很大,他到不是没有信心做到“一弹换一舰”他只是担心没有足够的猎物让他消灭。因为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近在咫尺的日本基隆军港内目前尚未有任何动静,日本人几乎对于偷袭毫无概念,所以,很多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舰长,都在打着军港内,那几艘大家伙的主意呢。
林建以前是海军部长萨镇冰旗舰上的二副,他没有留学国外的经历,还曾经是革命党出身,因此袁世凯时期跟李汉时期,他在一开始都无法得到高层的信任,无法在海军水面舰艇上得到发展。4年随着民国对日战争的胜利,5年在新总统的努力下,混乱了几年的民国终于重新获得统一。在新总统的打压下,激进革命党人逐渐被清理出了军队,林建不愿意离开海军,也对民国的统一十分满意,逐渐没有了斗争的心思,便主动要求去了一所海军军校带新生,却没想到在6年初被挑选中加入了当时还处于高度保密之中的潜艇部队中。
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书-/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