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金洲龙舞(1 / 2)
金洲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辽宁省大连市金洲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史长达一百二十余年。清光绪七年(1881年),毅军提督刘盛林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洲,每逢元宵节,均存军营内表演龙舞,悠扬的唢呐声和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吸引了众多的西门外村人,但当时龙舞仅限军中娱乐,并不外传,村民们只好偷看军营内的舞龙表演。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十三年(1887年)铭字军接防进驻金洲,每年的灯节依然耍龙,此时百姓可以进入军营与官兵们一起观龙,同饮同庆。这期间,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根据军营内龙的样子偷艺仿制了一条龙,金洲龙舞由此诞生,并成为流传于金洲民间的舞蹈艺术形式。
金洲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动作变化多端,已成为带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中,一支舞龙队由两条龙和一个龙珠组成,共19人。舞姿变化多端,花样近40种。伴奏音乐主要运用东北秧歌的曲牌,对乐器、演奏的曲牌没有严格的要求。龙的形象剽悍俊美,具有审美价值;龙的动作的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并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金洲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久盛不衰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金洲龙舞传承困难,目前只有两支龙灯队坚持活动,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面临消亡危机。
金洲龙舞的舞姿变化多端,舞龙的花样有“盘龙”“行龙”“卧龙”“龙出海”“龙摆尾”“二龙旋风转”“蛟龙出海”“金龙戏珠”“金龙盘玉柱”“地滚浪”等近40种。
龙舞队由十九人组成。龙舞的动作和耍法是十分多样的。首先要拿好龙把,一只手拿好龙把的顶部,另一只手把住上半部,且随着龙的动作而上下滑动,左右手倒换,把各自的龙把举在头上的正前方。龙头的舞法是,身体向七点至八点扎下身,右脚也向七点至八点移动。其脚步的跑法是,右脚转身上步再回到原来的八字步。龙尾的耍法需要不停地倒换手,与龙头的脚步跑法相同,而且龙尾是顺着龙头的方向牵引着跑。龙摆尾又有原地和跑动两种。龙珠则一般是由反应迅速、小巧灵活之人担当。
金洲龙舞作为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已不再是农民农闲时的消遣,也不单是节日里的助兴节目,而是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金洲龙舞独有的艺术风格从侧面为人们展示了大连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及大连的建设与发展。借助“龙”文化,也向后人展示了大连人民乐观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研究龙舞,还可以了解大连本土文化的构成与走向,进而发现一条向全中国、全世界推广大连文化的道路。
2005年,金洲龙舞入选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有为求雨而舞龙的记载,其前身为角抵百戏中的鱼龙漫衍。经过千百年来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舞龙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及世界上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已成为凝聚龙的传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金洲龙舞则是中华龙舞大体系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一种。
金洲的舞龙热,经久不衰,影响很大。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享誉世界。1956年,沈阳俊营前进歌舞团曾到金洲园艺村学习龙舞,并于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获得金质奖章。同年,金洲龙舞代表辽宁地区首次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得了集体创作奖、导演奖和表演奖,这让园艺村人兴奋不已。此后,金洲的龙舞一直比较活跃,成为百姓文化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改革开放后,虽然社会的娱乐方式在不断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但在金洲,舞龙竞赛与表演依然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时任园艺村村委会主任的李成家对耍龙情有独钟,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抓舞龙队的建设,组织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当时,全区共有十几支舞龙队伍,有30多条龙。在每年的金洲百花会活动中,龙舞表演成为重头戏,姿态各异的龙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由于金洲龙舞在形态、套路、技巧上的不断创新,影响广泛,于1988年两次进京演出,她先后在怀仁堂、人民大会堂、人民剧场、中国大剧院、北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境展览馆演出十几场,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轰动北境城。后来金洲龙舞传授给大连杂技团,先后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如今,金洲的龙舞已远销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地。她以浓郁的民族传统和地域风情,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进程中,起到了纽带与桥梁的作用,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风貌。
金洲龙舞的艺术特色
中国龙舞大致分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两大派系。南北龙舞因地域、习俗、审美的不同,动作、组织上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各见其长,南方龙舞多荆楚之韵、精巧纤丽,北方龙舞则具燕赵之风,古朴刚劲。金洲龙舞虽由南方淮军带来,具有南方龙舞的因素,但却是在同当地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的结合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北方醇厚民风的养育下,逐渐形成了其粗犷、豪放的品格,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文化的特色。
从龙的种类上来说,各地因材料的不同,分为火龙、布龙、草龙、板凳龙、铁龙等,而关东以布龙为主。金洲龙初时龙头龙身的硬节及龙尾,均用纸糊裱,龙身回旋软节绷布。在硬节上点燃蜡烛,以跑龙为主,舞法单调。解放后,艺人邵振清等重新设计,以布代纸,以电池代蜡烛,重量减轻,不仅“跑龙”,且能舞龙。以后扎龙老艺人卜忠升等不断进行工艺革新,使龙头从过去重量近30斤到如今最轻的仅为4斤多,金洲区文化馆干部李本生经过多年研究,又发明了长度可变的龙,龙身采用大鳞片,同时将紫外线光源应用在龙身和道具上,更加突出了龙的大气和造型的丰富感、立体感。这些创新,打破了千百年来龙体及其造型变化甚微的特点,塑造了一个中华龙的新形象,长度可变的龙。1995年获得了第44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在第七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开幕式广场演出中,长达208米的金洲龙让人们见识了她不凡的风采。1999年,李本生编导、正明寺村女子舞龙队表演的《荷花龙舞》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