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风筝(2 / 8)
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而以《吕氏春秋爱类》记载:“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
这就说明,鲁班当时造的是“高云梯”而不是木鸢。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而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
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古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又从其他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当今,中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本质上风筝的飞行原理和现代飞机很相似,绳子的拉力,使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中还展示有中国风筝,如美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块牌子醒目的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也把中国的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十四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灵感作用。
据古书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
一九八零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唐代建立后,由于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社会很快走向安定和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社会的安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行。而节日的盛行促进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作为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纸鸢,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兴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转折,开始向民间娱乐型转化。在唐代清明时节,朝野盛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条等风俗。儿童放纸鸢始在民间流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从五代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在我们说的风筝其实是统称,把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都叫作风筝了。
宋代时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之所以成为发展阶段,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二是宋代提倡传统的节日风俗,这就为风筝的发展和进入节日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文人墨士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题材。
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因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
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
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要求向艺人订做,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