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隆庆三年春(1 / 4)
小孩子最喜欢过年,有吃、有穿、有好玩的、有热闹看,没有要操心的事。
晏珣不是小孩子,但因为有爹娘在,也可以不用操心生活琐事。
真希望可以永远这样子!
过年这几天,京官们有什么争端也偃旗息鼓,等待开年后再战。
大过年的打什么嘴仗?又没有加班费。
之前在外地修河道的工部尚书朱衡被召回京城了。
他是晏家父子院试时的老师,又曾带着晏鹤年一起治河,两家过去的关系很不错。
但今年相见,朱衡态度冷淡,因为他反对封贡互市。
晏鹤年和晏珣的态度依旧恭敬,朱衡慧眼识英雄,在院试时让他们父子双魁首,成就一桩佳话。
为后来的青云直上奠定基础。
朱衡见晏鹤年和晏珣笑容满面,又不好太冷淡。
他叹道:“封贡就罢了,互市有风险,难道你们不知道吗?晋商和边军,都有走私通敌者,开放互市,更加控制不住。”
晏鹤年诚恳地说:“大人治河,当知道堵不如疏。先帝在时,对边境互市严防死守。鞑靼想要一个锅或脸盆,都要靠打劫。我跟鞑靼人沟通了解,他们希望能正当贸易、不必冒险打劫。”
“哪有什么正当交易!”朱衡沉声说,“先帝时,仇鸾主张开马市,结果却是拿最好的粮食布匹交易劣马。难道你们想吃马肉吗?”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占上风,有强军震慑,对方不敢不公平交易。”晏鹤年说,“双方不打仗,每年省下的军费开支就是一笔巨款。”
“鞑靼并非草原唯一的部落,俺答能代表其他部落吗?封贡互市,就能保证百年和平吗?”朱衡痛心疾首地追问。
正因为这个计划是晏鹤年促成的,他才那么难受。
他本来很看好晏鹤年和晏珣,觉得这两个学生都是栋梁之才。
万万没想到,师生的政治理念居然不一样!
晏鹤年正色道:“这个谁也没法保证。”
晏珣站出来补充:“从前俺答汗打到京城外面,百姓年年提心吊胆,有哪一年安宁?百年之事,谁也没办法保证。没有俺答,会有其他人。没有蒙古,也可能有女真……百年后的事,您能预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