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咱们的帐还没算清楚(全书完)(2 / 10)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劳力资源对战乱各省的经济恢复,马仲英通令全国,禁止贩良为奴,禁止人身买卖。所有富绅不得蓄养奴婢,所养的奴婢一律释放为良民,以解放劳动力,同时由朝廷为他们分发相应的土地,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必须品,凡因饥饿而典卖为奴者,由朝廷代为赎身。
这道政令和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制如出一辙,在楚军强力的推动下这使得朝廷增加了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同时,马仲英还颁发《恢复生产诏》,诏书规定:“因战乱导致的山匪马贼,诏旨到日,并听各还本业,由朝廷划分田亩,若有负固执迷者,罪在不原。”
躲在山中当土匪会死,走出山林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良田还有种子和耕具,只要是有点脑子的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马仲英还要求各地的地方官大力推行红薯、玉米和土豆等高产作物,并鼓励他们多养家禽牲畜。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在实行分田降税的同时,中书省还敦促各地官员于农闲时大力整治堤岸塘堰,疏浚河道,专门设置了掌管水利的营田司,并由锦衣卫和内卫联合督导,以防出现有可能的贪污腐败,至崇武八年,地方府县计开塘堰四万余处处,浚河三千余条,修陂渠堤岸一万三千里。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哪怕是马仲英抄没了京师和全国二十三处满城,得了数亿两白银,甚至在泉州和广州又新增了两处市舶司,朝廷财政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为了获得更稳定的财源,马仲英终于把目光看向了和大明隔海相望的倭国。
崇武九年九月十八日,马仲英即以倭国王室断绝朝贡,吞并大明藩属琉球、妄称天皇的名义,令东王王复汉领水陆大军十五万,携带大小战船三千余艘,征伐倭国实际上的掌控者德川幕府。
与大明有贸易往来的萨摩藩和长州藩以及佐渡藩本就对德川幕府不满,收到明军大举来袭的消息后纷纷响应。
十月十一日,楚军主力在九州登陆,随即和萨摩、长洲、佐渡等藩组成联军,攻入倭国本岛。
十月二十八日,倭国主力于石见和楚军遭遇,王复汉以随军的五万八旗降兵和萨摩等大名的藩兵为先锋与幕府军决战,双方大战二十八日,楚军惨胜,所携之八旗降兵损失殆尽,主将鄂扎和喇布亦是被倭寇炮毙,萨摩、长洲等大名武装也是折损大半,但德川幕府主力亦被楚军全歼。
为了保住权利和地位,德川幕府不得不向王复汉求和,经过反复磋商,双方约定,倭国国王去天皇尊号,倭国不可保留常备兵力,只允许保留国王卫队及扈从八百,国家防务由楚军驻军负责,各地大名只要尊华夏上国,即可享受和华夏正常贸易的待遇,并得到楚王的册封,永享富贵,至于德川幕府改降为大名,移居江户。
同年,在南都恩养在皇宫的崇武帝病重,皇后王氏力请马仲英回朝接受崇武帝禅让,由于此前朱慈炤就有圣旨,百年以后由自己承继大统,故尔马仲英没有拒绝,只不过在即位后,便颁布新诏,立王妃朱毓秀为皇后,其子马建业为皇太子,改国号为中华,改明年为中华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中华元年二月,应兴朗郡王朱进瑜所请,马仲英遂命大都督府右都督李汉明为元帅,起大兵二十五万征伐缅甸,和王复汉一样,原本在京师满城投降的五万八旗降兵和年青丁口充当了全军前锋,这些八旗残兵和丁口都是发配到广西和云南开矿了七八年的老力工了,早就适应了南方的气候,再加上这些年来被当成牛马一样驱使,根本提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而且李汉明在出征前也反复说明,只要他们立下战功,斩获缅军首级,待战事结束后,他便向皇帝陛下请旨,放他们自由,因此这次征缅之战是人人奋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华二年十二月,在经过两年的征战后,中华军主力终于抵达了缅国首都阿瓦城下,并包围了缅甸王都。
朱进瑜和李汉明也在阿瓦城上无数缅军的注视下,隆重祭奠了因咒水之难殉国的永历旧臣,这令缅甸军心大乱。
“汉人是来报仇的,若不是你父亲莽白害了永历天子,他们又怎么会打我们,王上才是我缅国的罪人。”
“两年征战,无数缅人惨死在汉人的屠刀下,这都是因为王上不顾大明的宗藩之情,奉迎鞑虏,把永历天子献给吴三桂,只有拿了你向汉人请降,咱们缅国才能重归和平。”
望着在金沙江边上庄严祭拜的一众汉人将官,望着在城下严阵以待的中华军,阿瓦城头的缅军将官害怕了,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保住国都,他们只能把矛头对准了国王莽达。
中华三年一月十一日,陷入绝境的缅甸官员于王都反正,率众杀散了王府卫队,捕拿了躲在后宫枯井里的国王莽达,大开城门,跪迎中华王师进城。
缅甸投降的消息传到京师,马仲英大喜过望,遂下旨加兴朗郡王朱进瑜为明王,建封缅甸,并加李汉明为南王,总统缅甸军务。
至此,在马仲英登基后未得授封的楚军文武官员才明白马仲英的意思,就是要想再进一步,那就得有开疆拓土之功,一时间在朝的秦怀忠、祖良楩、张朝阳、张绍迁等将官纷纷请战,仿佛弹指间就能灭国夺城。
马仲英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当初崇武帝登基那会,为了鼓舞军中士气,他一口气封了七八个公爵和数十个侯爵,以至于自己即位后封无可封,现在用建藩海外的方法筹功,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