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包月(加更)(2 / 5)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这首辛弃疾的是辛弃疾被告状后写的,说李广功绩高,却没封侯,他弟弟李蔡为人不太行,却封侯了。
意思就是嘲讽举报他的人人品低劣,能当高官是因为没底线。
其实这首词还真是抬举李广贬低李蔡了。
李广的军功那可真就没有李蔡多,李蔡当时在卫青手底下,可不是一般角色,而是先锋将一类的角色。
而且,李蔡和李广同时参军,历年功绩都差不多,军功官职都是同步涨的,一直到几年前开始打匈奴,李广开始拉胯,李蔡屡立战功。
李广夺得胡儿马?还不如李蔡抓的匈奴王多。
而且,李蔡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本来,在刘彻之前,所有丞相都是贵族担任的,是先封侯再拜相。
包括曹襄的祖先曹参,当初“日夜饮醇酒,不事事”,汉惠帝忍不住了,就让曹参的儿子劝解一下。
曹参根本不给脸,直接把自己儿子吊起来打,汉惠帝还只能亲自跑去聆听曹参胡说八道的大道理。
后面几代丞相虽然不一定有这么厉害,但几乎差不多。
一直到刘彻,刘彻让平民身份的公孙弘上位,然后再给公孙弘封侯。
公孙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侯拜相,而是因为拜相所以封侯。
本来,按照刘彻的意思,他会把这个政策一直贯彻下去,把相权给压制下去。
但是,经略河西走廊和西域的事情来了,刘彻思索之后,还是让李蔡拜相。
原因有三,李蔡要干的事情,必定得罪其他大家族,陇西李氏有可能会遭受排挤。
第二,李蔡并非传统勋贵,和其他勋贵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不会影响削弱相权的大局。
其三,李蔡虽然是李广的堂弟,但是因为封侯早就举家搬到安乐县(今燕京)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刘彻失算了。
第一,李蔡虽然狠抓盐铁、币政、税改,但一旦涉及大世家大家族,绝不插手,所以谁都没得罪。
第二,李蔡虽然不接触大世家大家族,但是他的副手张汤是个野心怪,他可是在这里面搅风搅雨,几乎等于代替了相权,导致削弱丞相的大局被搅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