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惊愕的第二日(3 / 5)
见此,谢安走了上前,笑着说道,“荀老哥来地正好,昨夜小弟想到一些事,正要去卫尉寺验证一番……”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荀正打断了。
“老弟,舞将军,正阳门出篓子了!”
正阳门?
那不是皇宫宫门所在么?
谢安愣了愣,与同样疑惑不解的梁丘舞对视一眼,古怪说道,“不会是,又发现了几具尸体吧?”
“不是不是,”荀正摇了摇头,继而压低声音,皱眉说道,“比那个严重多了!——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道出了八皇子身陷命案官司的事,今日清晨,数百位翰林院钦天监、玉堂署、龙图阁的大学士,连同冀京城内的上千名士林儒生,汇聚于正阳门前广场,静坐抗议,群情激奋,要求朝廷释放八皇子李贤,并针对朝廷无端猜忌八皇子李贤谋害众大臣一事向八皇子致歉……眼下,那文钦已率北军禁卫,将正阳门广场团团包围,与那些士子交涉……老哥方才收到了陛下的口谕,陛下叫我等先行解决此事!——老弟,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耽搁!”
“……”见荀正一脸的紧张之色,谢安缓缓点了点头,暂罢前往卫尉寺的打算,一行人转道朝正阳门而去。
小半刻后,当谢安一行人风风火火赶到正阳门时,正阳门前早已是人满为患,上千名身穿儒衫的士子文人静坐在宫门前的雪地上,无声抗议,其中,有数百人还身穿着翰林院的官服,品阶高者,竟不乏有正三品、从三品的高官。
而更让谢安皱眉的是,此刻正阳门前,非但仅仅只有那些文人,竟然还围聚着成千上万的百姓,也不知这些百姓怎么想的,他们竟加入了文士的队伍,向朝廷抗议。
甚至于,在谢安抵达正阳门的期间,冀京街道上源源不断有人赶到正阳门,加入士林儒士们的队伍,使得这支向朝廷抗议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放眼望去,整个正阳门前尽是涌动的人头。
饶是谢安,在见到这等景象亦不禁面露惊色,皱眉问道,“怎么回事?翰林院不是太子的势力么?”
或许是猜到了谢安心中所想,荀正摇摇头,低声说道,“老哥知道老弟在想什么,老弟以为,太子少师、殿阁首辅大学士褚熹是太子的人,是故就以为翰林院便是太子的势力?——老弟误会了,翰林院,从一开始就是八皇子李贤的势力!不,应该说,天下文士,皆倾慕八皇子李贤!——李贤殿下在士林儒生中的威望,要远比胤公更高,更别提那殿阁首辅大学士褚熹,那个老家伙,只是在意自己太子少师的虚衔,除他以外,翰林院上下皆为李贤殿下马首是瞻!”
“竟然比胤公名望更甚?”谢安心中震惊,细细思忖一番后,皱眉说道,“老哥的意思是,这件事是八皇子李贤整出来的么?”
“十有!”荀正抬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望了望左右,小声说道,“不是李贤殿下本人授意,便是其麾下心腹之人主使……这是针对太子陷害李贤殿下的反击啊!”
“反击?”谢安愣了愣,抬头眺望了一眼,他忽然望见了率领众多北军禁卫的光禄寺卿文钦,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印象中一贯趾高气扬的文钦,眼下面对着这等景象,竟隐隐有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忌惮。
“此地有北军禁卫上千人,为何文大人不做任何行动?——将闹事之人都抓起来不就完了么?”谢安诧异问道。
“文钦不敢!”荀正摇了摇头,继而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平心而论,倘若是老哥,也是不敢……”
谢安闻言大为不解,疑惑说道,“老哥官居九卿之一,竟畏惧那些文士?”
“老弟不明白其中厉害!”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荀正摇头说道,“我冀京城内文士,乃天下文士翘楚,其所著文章,四海皆传!——别看这帮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其手中那杆笔可厉害地紧,倘若你得罪了他们,他们写给你几篇檄文,四处传播你的恶名,那可真是一世清名毁于一旦,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正所谓,[武人刚烈,诚不可辱;书生文弱,亦不可欺!]——这些儒士,既能叫你流芳千古,亦能叫你遗臭万年!——轻易不可得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