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桑蚕丝制品(2 / 2)
考虑到蚕丝深加工方面还没有试验过,心里有些没底的刘晓宇只能又跑到负责养蚕工作的陆婶那边询问了半天。
在经过前面两次的留种后,这第三批的蚕茧数量明显多了不少,于是刘晓宇决定拿出一部分出来试加工一下,至于那些双宫彩蚕则被他要求全部继续留种。
按陆婶所说的,不同的丝制品加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为此刘晓宇还特地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加工流程资料。
比如要将蚕丝作成丝绸面料,那首先就得将蚕丝自蚕茧中抽出,再将若干根茧丝合并成为生丝后,经过加工分成经线和纬线,通过织布机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最终得到最基本的丝绸面料。
因为老家村养殖的是彩,根本不需要染色这个环节,所以节省了一部分繁琐的工序,看着那一根根细丝从蚕茧中被抽了出来通过设备卷成线团,宇这才体会到成语抽丝剥茧的含义。
跟丝绸面的制作不同,蚕丝被的制作相对来说简单一下,只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茧、煮茧、剥茧、开棉、晒干、拉被套、手工吊线等工序后就可以了。
抚摸由陆婶带领着村子里的婆娘们赶工做出来的那两床轻盈柔软的蚕丝被,刘晓宇脑袋里思量着如何才能让这些东西销售出去。
由村子里没有好的面料,所以目前的蚕丝被还只能算得上是半成品,加上丝绸面料的制作比较麻烦,所以,他又不得不到南京的那几家布料城转了一圈。
一方面是想买一些适合的蚕丝被面,另一方面也看看村子里产出的蚕丝能不能找到销售渠道。
看着布料城里琳琅满目各种丝制品,或高或低的不同价格,让刘晓宇这个外行实在是看的有些头晕。
在试找了几家后,他随身带着的那些在陆婶的巧手上织就出来的彩色丝绸样品还真吸引了一些商家的注意。
留心观察了一下,刘晓宇发现这些布料城里买卖的这些桑蚕丝、绸和蚕丝被不但基本上都是染色的,而且这些丝制品的价格实在是有够混乱的。
同样原料同样尺寸同样重量的一床蚕丝被,有些品牌最高的能卖到一千多一床,而有些便宜的仅小几百一床,差价有些离谱,让刘晓宇看的有些头晕。
不过考虑到老家村目前的蚕丝产量还很低,根本还没到进入市场的时候,在了解了一部分行情后,刘晓宇买了一些面料又顺带收获了不少的名片后就踏上了回程的路途。
自从南京到江北的过江隧道开通后,来回两地确实方便了不少。等回到了村子后,他将买回来的面料和自己打印出来的一些制衣图样一同交给了陆婶。
为了鼓舞这帮婆娘们的士气,刘晓宇先自己在城里了解到的丝制品的市场钱景(无错字)说了一遍,高昂的价格、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那帮婆娘们一个个为之疯狂。
报喜不报忧可不是什么好事,鼓舞士气得有个度,所以在等大家欢欣鼓舞的兴奋心情平淡了些后,他也没忘把目前村里的一些个缺点和不足之处讲了出来。
就目前的老家村来说,除了蚕丝的产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之外,一些深加工的限制也是制约了发展的主要原因,毕竟村子里现有的一些设备都能算的上是古董了,跟那些自动化生产的厂家是根本不能相比的。
不过在刘晓宇的一番思索后觉得就以目前的条件来说,也不是就一定搞不出东西来。这年头不正提倡纯手工制作的产品吗,虽说不能跟那些大品牌相提并论,但小品牌也有小品牌的做法啊,只要能保证质量,加上便宜的价格和适当的宣传,应该也能有一个不错的出路。
有了大概的想法之后,刘晓宇连忙让陆婶将这批出来试验的蚕丝全部制成成品,他准备利用这些样品去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
ps:强求票,推荐票、月票,希望大家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