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俩难 上(1 / 2)
对于收购凌丰厂来说,杜克的mi公司撑不住了还有sal公司撑着,毕竟从规模上来说,凌丰不过是一个小坑,sal公司有足够实力hold住。可要是收购一个大个子搞得连sal都撑不住了,大家眼前可就再没有更大个儿撑着了。
这个因果关系蔡思强轻轻一提,董锋和赵建武就明白了。
而在欧洲这个地方,一个公司就算是办不下去要破产也非易事,在欧洲破产一个公司也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那么多工人的补偿就不是一个小数,不把这些解决掉别想走路,否则你就等着没完没了的官司吧,除非你已经孤家寡人一无所有别人拿你实在没办法,如果你还有家有业,不把你弄得倾家荡产绝不会罢休。
另外赵建武在计算收购总资金需求上也有问题,他把收购想得太简单了,以为五、六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直接花这么些钱就可以买下来,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真花这么点钱就能够买下来的。
收购计划会触发一个股民最为看重的溢价现象。
如果启动收购计划,消息透出去后股票价格肯定会上扬,这种要约收购,必须事先公布相关的收购信息,这样公众股票持有者可以根据收购要约来决定持有还是卖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投资者看到要约收购肯定是惜售心态,所以想要也平价收购到股份很难。
国外股市不同于国内,暗箱操作在国外很难行得通,如果在公布消息之前就偷偷囤积收购,可行性也很低,因为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股民可以将获得股票的交易信息,这样一旦某只股票有什么异动,很快就会让人发觉。
正是因为从公众手中收购股票是如此艰难,所以一般购并都很少选择从公众小股东入手,而是直接同大股东商谈购并方案,如果大股东急于脱手,这个股票的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也是很有可能的。也就是大股东打折套现。
但是这个通常极少出现,只有问题非常严重前景渺茫的公司,才会出现折价交易。通常情况下要约收购都是溢价,像tomtom这种市值小的公司,这个发起要约收购的溢价通常不低,按照一般情况估计,蔡思强觉得到时候能够用五、六亿美元收购下来百分之五六十的股份就算不错了。
这种小市值公司,收购的溢价翻一番都不是什么太大问题,要知道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么大块头的企业,收购价相比摩托罗拉移动股份的收盘价溢价都高达63%,所以要拿下tomtom公司控股权,预期的交易总价格超过5亿美元那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这笔巨额收购资金,一时半会儿sal公司显然是没有这么多的现金,如果要强行实施收购,这个短期融资贷款肯定要超过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贷款3亿美元左右,虽然以sal现在的情况来说,取得这笔短期收购过桥贷款问题不大。
但是这个贷款一旦拿下来,sal公司就背负着每月几千万美元的还贷,这样高的负债让蔡思强感觉确实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