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百年大计(第二更,求月票!)(1 / 3)
学校!
在仁川特区,第一座红砖结构建筑除去纺织厂、细棉土厂的厂房之外,恐怕就是位于南区临海的“东亚同文学院”了,甚至这是整个特区第一座的公共建筑,由此可见其于特区内的地位,而东亚同文学院的创办之所以被置于如此高度,却是出于一个目的——对朝鲜同化政策的需要,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特区需要的人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东亚同文学院,既然是培养行政人才,亦是工科人才的一所学院。
“中华主义!”
在进入已经建有七座三层楼房的同文学院时,唐浩然对李光泽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先前在路上,在询问李光泽的想法时,在某种程度上,两人倒也算是接近,但分歧却更多,尤其是在办学的思想上。
苦于人才不足,从统监府创办至今,唐浩然一直苦于这个现实,不仅仅只是工业人才,即便是连同最基础的教育,亦是如此,尽管中国教育历史远超过欧洲,可千百年间教育停滞不前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尤其是近现代教育革命之后,中国教育更早已被西洋各国远远的甩在身后,没有合适的教育人才充任教授,亦没有合适的教育家主持同文学院。
亦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感觉如此疲惫——许多事情,他不得不亲自操办,以至于他甚至还怀自己是不是有“兼职癖”,就像现在除去朝鲜统监之外,亦是警备处处长、同时还是特区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至于警察学校以筹备中的海员学校以及同文学院。更是当仁不让的校长、院长。而之所以兼任一个个职务,一方面固然是希望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中,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无人可用。
无人可用的现实,一直困扰着唐浩然,直到现在,他不知道,除去自己出任院长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尽管对于教育他同样是个外行,可至少还知道教育的大致方向。
“中华主义?”
李光泽诧异的接了一声。
“其实就是中国中心主义,说白了,就是华夷之辩!”
华夷之辩!
四字传入耳中的时候,李光泽的脸色顿时一变,连忙轻声说道。
“大人,你要知道,当今……”
或许“华夷之辩”是儒家的根源,但是打从满清进了关,占了中原。谁还敢提这四个字?这“华夷之辩”辩的可是他满洲人就是蛮夷。
“我知道,崇山。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正是以“华夷之辩”为中心,若是没有“华夷之辩”又岂有堂堂中华和这中央之国?”
第一次于李光泽的面前吐出了自己心底想法的唐浩然,现在他倒不担心其会背判自己,如果说现在对中国的读书人有什么了解的话,就是像他这样屡试不第者,对满清的不满甚至远超过自己。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或许那位所谓的“雍正老爷子”曾驳斥吕留良的华夷之分,但凡是中国的读书人,或多或少的都必然受到“华夷之辩”的影响,甚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满清灭亡时,绝大多数读书人才会对其毫无一丝留恋,至于所谓的遗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所留恋的并非不满清,而是——嗯,帝制。而是中国千百年传承的帝制,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留恋的。
就像后世很多人粉某一特定的时代一样,那些人留恋的又岂是那些时代?无非只是某种价值观上的认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