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阴谋(2 / 3)
最难办的要数军马,阎真几乎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还是仅仅只购置到了五千匹。
忻州城内几乎是贴满了购马的布告,阎真也是通过了各种渠道,其中甚至还包括从一些私贩马匹的投机商人那里购买,可供给量远远小于杨荣的需求。
潘惟吉和杨延朗也协助着加强了官兵们的训练,朝廷新拨发的铠甲也运到了忻州,忻州大营的官兵整体面貌与过去相比已是完全换了个模样。
战马不够,杨荣就让官兵们轮流训练骑术,在城内巡逻的禁军一律不许步行,全部都要骑马巡逻。
这在大宋各个城池中,还是从未见过的风景。
与辽军打了几仗,每次战胜都无法将战果扩大,杨荣很清楚,这是宋军装备过重并且没有骑兵致使机动性过差造成的。
若是能建立一支像辽军那样骑在马背上作战的军队,宋军凭借着坚实的铠甲和行之有效的阵型,对辽军发起突击,完全能起到将所遇辽军完全击溃的目的。
想到要建立起一支强盛的骑兵,杨荣就感到一阵阵的自豪,总以为整个大宋除了他,再没其他人敢如此大手笔的建立一支新型军队。
他绝对不会想到,就在他致力于建立忻州骑兵的时候,远在沧州的李继隆也正在着手建立一支骑兵部队。
与杨荣的骑兵不同,李继隆的骑兵全是从沧州一带招募的武林高手,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是极其的强悍。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战马数量也在渐渐增多,唯独没有增多的,就是忻州兵员的人数。
大宋对兵员官制极其严格,任何地方武官要扩大军队,都必须经过朝廷批准。
杨荣改建骑兵,只是钻了大宋军队建制的空子,增马不增人,因此才没被朝廷特别留意。
忻州收购军马,原本并不会费多大的事,只是杨荣没有想到,在他打算建立一支清一色的骑兵时,大辽国却出台了一个新的法令,任何人不得出售骏马到大宋,尤其是不得运往忻州,一旦发现罚没家产。
虽说还有少数胆子大的人敢于铤而走险,可更多的马贩却是不敢触怒朝廷天颜。
这条法令是辽国萧太后亲自颁布的,她的针对性很明显,为的就是打压杨荣,让他无法发展起会对辽国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
李继隆一直都是耶律休哥忌惮的对手,最近的两次宋辽战争,耶律休哥一直想要击溃李继隆,却始终没有机会。
如果大宋仅仅只有李继隆一个进攻型的将军,对辽国还算不上是什么威胁,防守反击类型的杨荣崛起则让整个辽国都感到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