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大隐于朝(2 / 2)
顾警官含笑对冯思远说道:“不经这一夜凡此种种的折腾,所谓‘大隐’,还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真像既打动不了吃瓜群众,也就更别想叫醒那些装睡的专家了。所谓真像,不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各方共识。他们吃着旱涝保收的供奉,见了棺材也不会落泪。他们天生恐惧一切的风吹草动,谁敢触动象牙塔内的一根毫毛,非跟你拼上老命不可。”
“唢呐李,李师傅。”周密突然对着李少波喊了一嗓子。李少波一怔,马教授轻轻搡了他一把。
“哦,小周。怎么?”李少波有些不解。
“李师傅,你怎么看?”周密对着宝函努努嘴,笑嘻嘻地问李少波。黑田心里一惊,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楞住了。
“嘻,小周真会开玩笑,我一个破看庙的,咋懂这些。高深的跟啥一样。”李少波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你那卧佛寺的门房内,可挂着一幅兰亭手卷哩。”周密冲马教授眨眨眼,“可惜那天夜里没来得及细品。”
“就是,就是。”马建设应和道。他细长的脖子里一定有根棍儿撑着,否则怎么那么坚挺呢?
“香客送的,胡乱挂着玩的。”李少波松一口长气。
冯思远满脸涨得通红,他双拳紧握,压抑住内心的激动。
“‘大隐于朝’,这传闻毕竟……猜想……”他仰脸看看顾警官,又扭头看看周密以及在场的其它人,欲言又止。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顾警官大声鼓励道。
“大学生,怕啥哩。”喜鹊虽然不明就里,也轻轻地拍巴掌鼓励道。冯思远看了看喜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说出了那个惊天的猜想。只是这番猜想,实在过于大胆,说是胆大包天也不为过。但正应了顾警官方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箴言。接下来的叙述,冯思远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其求证过程正可谓思路清晰,推理缜密,证据确凿,令人拍案叫绝。
不出周密所料,冯思远郑重其事的猜想当然是关于兰亭序真迹的下落。还能是啥别的吗?日思夜想,冯思远都害了魔怔了。可是,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猜想居然如此大胆。一千六百多年来,这人类文化史上无与伦比的瑰宝,令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兰亭序真迹,它居然一直明晃晃地陈列于大庭广众之下,无时无刻不在供世人所瞻仰。郎朗惠风、游目驰怀,它俯察品类、仰观宇宙。原来,魏晋风骨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苟且,不是我们的基因。
是的,兰亭序真迹的真像就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神龙半印兰亭序,绝非是什么冯承素双钩填墨本,它原来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王羲之的真迹。
不久后,冯思远根据这次在翠微寺地宫中首次发掘出的大唐遗存,并参考借用了像顾警官等圈外民科的研究成果,历时数月,对他若干年来形成文稿再次进行删减、增补和润色,终成一篇题目为“王羲之兰亭序墨宝真迹再探”的论文,发表在《魏晋熏风》杂志上。此文一经发表,立即轰动了全国,尤其是日、韩及东南亚等国文化界更是被惊得目瞪口呆。一股《兰亭》文化旋风席卷全球。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