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裁撤前夕(1 / 2)
晋王朱审烜突然来到了咸阳。
陕西省裁撤卫所军队,有两个重点,一是边军,也就是宁夏卫、宁夏前中后卫、左右中屯卫和榆林卫,另外就是汉中府和延安府,只要能够弄好这两个地方,卫所军队裁撤的事宜,基本上就能够保持稳定。
朱审烜身为汉中府知府,对于裁撤卫所军队的事宜,自然要多关心一些。
“坤元,汉中府的情况有些不对啊。”
“哦,有什么情况。”
“这汉中府,流寇盘踞多年,为了对抗流寇,府州县衙门都组建了大量的民团,说起来民团比卫所军队,更加的有战斗力,裁撤卫所军队,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压力,裁撤掉那些名不副实的军士,另外的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能够统一指挥,可如果不触及到地方民团,可能会适得其反啊。”
苏天成频频点头,朱审烜说到的是实际情况,地方民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更算是地方官吏或者是士绅富户的私人军队,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情况下,军饷都是有保障的,所以说战斗力也不一样,想想江宁营的前身,也是从地方民团脱颖而出的,汉中府和延安府,两个地方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地方民团明显强于卫所军队,更有甚者,出色的卫所军士,直接被暗地里抽调到地方民团。
裁撤卫所军队与扩充府州县巡检司的工作,是结合起来做的。这方面,苏天成有着详细的考虑。必须加以控制,否则老百姓是吃不消的。
这个帐很好算,比如说一个县,巡检司的军士有一百人,每人每年开支银两至少需要十五两,这就是一千五百两,加上巡检司本身需要的开支,每年县衙至少需要开销两千五百两到三千两银子。如果是在江宁县这样的地方,如此的开销是不算什么的,但陕西省有些县,全年的赋税收入,也不过几千两银子,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了。
巡检司本身不可能有收入,开支必须是官府承担。官府造不出来银子,开销必然是老百姓来承担,如果说地方民团的人数多了,增加了开销了,巡抚衙门吃不消的情况下,裁撤卫所军队。就可能走以前的老路子,令老百姓不堪重负。
所以说,苏天成的想法,裁撤卫所军队,模式和几百年之后。有些相似,府州县衙门巡检司。相当于维持地方治安的力量,不需要参与到战事之中。
但这样做,需要勇气,这等于是完全推翻了以前的卫所、军户的制度。
“晋王殿下,你认为该怎么做啊。”
“我还真的思考过,既然准备裁撤卫所军队,那就做的彻底一些,索性将陕西境内全部的卫所,统统裁撤了,根据需要,重新设立,比如说宁夏和榆林,这两个地方是一定需要军队的,此外就是汉中和延安,只要能够在这两个府,设立军队,也就可以了,至于说地方民团,悉数进入到这一次的裁撤之中,民团之中的精锐军士,进入到重新组建的卫所军队之中去,裁撤下来的军士,进入府州县巡检司,但要规定人数,同时巡检司的军士,直接听命于官府,士绅富户不准组建民团,家中的护院不能够超过一百人的规模。。。”
听着朱审烜的建议,苏天成的神情渐渐变得严肃了。
虽然说藩王可以进入朝廷了,但苏天成在提出来这个建议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的,至少注意了藩王暂时不能够插手军队的事宜,皇上不担心是假的,毕竟明朝就有这样的情况的。可朱审烜提出来的建议,是非常专业的,可以说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这说明朱审烜很是关心军队的事宜,也想着全力支持自己做好裁撤卫所军队的事情。
几百年之后流传的一种说法,说是明朝的藩王,蠢笨如猪,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大吃大喝,宁死都要保护金银财宝,这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误解,也是有意识的污蔑,穿越这么多年了,苏天成也感受到了,大明朝的藩王,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想着好好的生存,心机一定是不错的,有了良好的教育和素质,在残酷的环境中间生存下来,没有谁是很差的。
朱审烜知道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野心也是不小的,如果说有机会上位,一定能够做出来一番事业的。
这样的情况,对苏天成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