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破黄巾八万(3 / 3)
这一战,自邯郸方向而来的八万黄巾军,几乎全军覆灭。三万名黄巾军缴械投降,四万名黄巾军死于非命,大部分死于溃逃的途中,只有不到八千名黄巾军成功躲过追剿,向邯郸方向逃去。
黄巾军伤亡如此,反观汉军一方。参战的黄巾军降兵,损失不小,有五千左右的伤亡,汉军精锐步兵伤亡三千余人,燕狼骑伤亡三百余人。
汉军的步兵伤亡较大,相加有八千多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受些轻伤,真正阵亡的只有两千多人,而且尽是之前投降的那些黄巾军降军,汉军的精锐步卒阵亡还不到五百人。
汉军精锐步卒的阵亡比例不大,倒是燕狼骑却是很严重,三百余人的伤亡数字下,阵亡人数却是高达两百多人,占据了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二。燕狼骑着阵亡的两百多人,几乎都是当时冲杀粮草大营时候阵亡的,受伤落马的骑兵精锐,没有留下一个活口,都死在了黄巾军的乱刃之下。
汉军大获全胜,再添三万黄巾军降军,黄巾军降军瞬间暴增了两倍,人数已经超过了四万的恐怖数字。
易阳县内,原本便有三万汉军精锐人马,粮草就是捉襟见肘,这凭空多出了四万张嘴,大军顿时陷入了粮草殆尽,闹饥荒的边缘。一时之间,不少的将领均是愁眉不展起来。
但是,很快,燕戎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攻打邯郸城。
邯郸城,城固墙高,易守难攻,因此城内有大量的粮草囤积。河北黄巾军主力,有超过一百万的人马,分部在魏郡的人马也有数十万,两地相距足有接近两百万的人马。河北黄巾军主力,如此巨大的人数之下,却只有三处屯粮的地方,分别是:赵国的邯郸,魏郡的邺县,河内郡的荡阴。
荡阴处于河内郡,是河北黄巾军主力游荡的地方,但因为前方局势不稳,囤积的粮草的并不是特别多,但也可以供应百万大军数月之需。
魏郡的邺县,处于黄巾军后方补给的关键地带,是黄巾军的主要屯粮地,粮草丰盈,是屯粮最多的地方,粮草总量惊人。
赵国的邯郸,是三处屯粮地中粮草最少的,屯粮数量,虽然不及荡阴与邺县巨大,但却也是数字惊人,是黄巾军的备用粮仓,为了防止粮草不济而筹备的。
邯郸为河北黄巾军主力的三处主要屯粮地之一,城内有两万黄巾军精锐驻守,周边各县也是贼势好大,有大量的黄巾军驻守,人数绝对不会少于十五万。
但是,燕戎大军的到来,打乱了邯郸周围黄巾军大军的部署。
马阳坡的两场伏击战,计破黄巾军,五万黄巾军损失殆尽,曲梁、广安一带的黄巾军,近乎绝迹,伤亡殆尽,短时间内,其它地区还无法抽调大军,补充两县的兵源枯竭的境况。
易阳县,城西十里远,四万汉军,覆灭武安、梁期等邯郸附近各县的八万黄巾军,导致武安、梁期等邯郸附近各县兵力枯竭,同样陷入无兵可用的局面,短时间内,再无力派大量黄巾军支援邯郸。
邯郸此时,已经陷入了四处无援的境地,至少是十日之内,无法得到大量黄巾军的增援。
所以,这个时候!是举兵攻打邯郸的最佳时机,只要剿灭了城内的两万黄巾军精锐,城中的无数粮草,就是措手可及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