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挑战者(1 / 3)
在制高点上,还有一辆自行高射炮正在待命,它与侦察兵的任务无关,只是跟随行动,独立承担着一项特殊的对抗任务,就是随时击落对面飞过来的无人机。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印度主力的出动,当然也不会是贸贸然的。他们当然也会利用以色列提供的无人机,抢占这个最后时机,来侦察一番;而无人机来的路线,一定就在双方前锋对峙的最近距离上,与中国无人机去的路线高度一致。
对抗对手的无人机,自然也成为了信息对抗中不可轻忽的一环。
在王镇北的战法中,他的那些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野战防空部队,并不集结一处,而是分拆开来,撒出去极远。自行高射炮几乎就紧跟着侦察部队一同行动。
他现在有5辆25毫米5管高射炮以及一辆战场指挥车,就顶在最前面,在两两间隔12公里的60公里宽正面上,竖起第一道,防低空渗透的篱笆。这是他从反侦察效果和成本控制两方面综合考虑后,最优的方式。
pgz95型高射炮炮塔上的警戒雷达,一直在迅速地旋转着,那些来来回回的己方无人机,会按照一定的时钟间隔,发射避免误伤的识别信号,所以雷达将重点跟踪那些始终没有发出应答的无人机,并将其位置信息传输到其他友邻防空站,最终由后方指挥车,计算出一个最优的拦截方案。
5辆pgz95型自行高射炮的脉冲多普勒战场监视雷达,可以勉强覆盖60公里宽的正面,但是它们装备的小口径机炮与前卫2型导弹,却无法覆盖这么大范围,所以这道防空网颇为稀疏,并不严密,必要时需要通过机动能力弥补射程,或者将目标信息传送到后方,交由后方系统解决。
在第一道防线后方,有一部同样底盘的指挥车,与在野地里错开位置部署的,零散的红旗17型高机动防空系统,它们负责补漏。当然红旗17的射程也很疲弱,其间的空隙,仍然可能被机灵的敌机发现,并加以利用。当这些短程,全都不起作用时,才会动用昂贵的中程防御系统。如果发射2枚红旗16导弹,进行一次标准拦截,只能击毁一架云雀无人机,那实在谈不上多么合算。
根据情报,印度第4装甲师,早已经得到了大批的以色列无人机,从大至小,型号齐备,人员培训水准也相对较高,要维持战场单方面的信息透明,也必须要将敌人的侦察手段考虑在内。
自行高射炮的雷达显示器上,终于有了反应,自行高炮发现了从对面9公里外,飞过来的一架对方无人机,飞行高度只有150米。计算机对目标轨迹进行了预测,高射炮的射程远远够不到它将要经过的最近点,不过目标的飞行速度极慢,只有47公里/小时,竟然比95式高射炮的速度还慢得多。显然,这只是某种用电池以及电机推动的小东西。
后方的95指挥车,立即向该辆自行高射炮作出指令,让它驶下高坡,赶往4公里外的指定的,第一拦截点,准备在敌人路径上实施拦截。
帕夏尼塔中将此刻正隔着100公里,通过云雀iii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以及中继通讯站,实时收看无人机发挥的视频。在印度陆军中,能够实施类似战场监视的部队并不多。
侦察路线完全按照他规划的的飞行线路展开,实际上,这也是他在地图上画的军队行径路线,如果敌人指挥员有心,或许可以猜到这一点。
中将并不贪心,他首先需要清楚地看到行进路线上的一些细节,方便对照地图,做一些调整,如果能看到敌人的前锋,当然更好。
他的前锋侦察部队,就在无人机后方紧跟,如果发现敌人,可能进行几次必要的火力试探,摸摸敌人的规模。
此刻他有些紧张,因为紧赶慢赶,敌人还是比他先到边境了。其中的主要责任,当然是边境上的那些守备部队的废物,他们好像一枪没放就逃散了,而且一路退回境内,堵塞了战备道路。逃散的人群还散步了很多谣言,引发了战争以来,印度国内的第一波难民潮。半年前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幕,被完全复制,密集的难民人流,将主要运兵通道堵塞;好在第4装甲师的主力,为了隐藏行踪和规模,没有走公路。
内务部队和宪兵,已经发现了大量巴基斯坦三军情报部门人员存在的迹象,他们似乎也混在人群中肆意散布恐慌情绪,说什么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将要血洗昌迪加尔,此刻已经捕获,并枪毙了几十名逃兵,但是还没有抓住巴基斯坦的特工。
现在中将想知道敌人深入了多远,边境的防御地带有没有被攻占,敌人前锋规模有多大等等问题,并由此判断是否可以打一个漂亮遭遇战,止住颓势。
无人飞机飞越边境后确认,敌军还没有进入印度过境,空空荡荡的边境隔离墙后面,堆满了物资,甚至还飘扬着印度国旗,可见边境部队有多混蛋,逃跑时竟然忘了收起国旗。而中国军队并没有达到他们一次突击,可以延伸到的最远距离,似乎是在等待外交谈判。中将想,要是这样,可就太好了。他需要时间,将陆续赶来的部队重新集结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