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十三章 暗战(上)(1 / 7)
西北本来就冷,今年又是大寒之年,秋天一天天地深,于是满眼是处,尽是萧条之意。
看着一树梧桐尽黄,环儿说道:“大娘子,渭州与杭州不同。”
“是不同,与京城也不同。江南是小桥流水,是亭台楼阁,是桃花柳杏,是粉是脂。京畿之地是千年古都,是河北一望无际的大川,是太行巍峨,是牡丹,大气又富贵。西北是烈风,是冰河雪域,是游牧羌笛,是满川野菊,杀气凛然。”
也不绝对是。
丈夫又去了前线,来到西北,从延州小战,到渭州,接连着经过数场战役,崔娴自然而然产生这样的想法。
杏儿听了一呆,问:“那么巴蜀岭南呢?”
“我也没有去过,怎么知道?”
“巴蜀是好地方,岭南不行。”四儿确切地说。
“官人未必赞成你的话,他说岭南也好,只是人们不重视。”
“岭南有什么好的?”四儿狐疑地问。自古以来流放之所,怎么是好地方呢。
“大禹定九州,扬州为最下一州,但如今呢?自古以来,不在地利,而在人治。中国乃耕种之所,耕种必须有水有土,岭南水系发达,虽天气炎热,未必不是好地方。”
崔娴只说对一半,若是放在沙漠之地,若是有能人,同样能让它开花结果,可再能干,终是沙漠,开出的花只是一朵小花,结出的果也只是一个苦果。不过能说这话,也是受了郑朗影响,比较超前。
忽然门房进来禀报:“几位娘子,朝廷下了诏书,换了通判。”
原来的通判叫张济,能力不算很大,胜在老实,郑朗容易调动。吏治之材是差了。可郑朗很喜欢。韩琦接到郑朗书信后,就想到渭州。不说他多事,他本来就喜欢多事。
认为前方在打仗,后方需要一个能人调度后勤供给。于是想到他的好朋友尹洙。因为得罪夏竦,调到郓州做了通判。借机上书将尹洙重新调来。朝廷看了看尹洙的履历,又看了看张济的履历,没有考虑,就答应下来。
韩琦虽推荐好友,也是正常的人事调动。
能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渭州,动作十分快。是韩琦给他的信,马上泾原路就在大战,你速来渭州,保家卫国。
崔娴皱眉头,换别人认为尹洙是能人,又久在西北,熟悉军旅,可是崔娴知道。这些都是君子党的大佬,能力未必有之,但全是老太太老祖宗。泾原路已经有了一个腾宗谅,再来一个尹洙,丈夫以后有的是麻烦。
放下手中茶杯,十分惆怅,良久说道:“随他来吧,反正官人在泾原路呆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
缘边四路皆不好治理。蕃汉杂居,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其中又以泾原路最难治理。其地位于吐蕃、西夏与宋朝界之处,有的部族倒向宋朝,有的部族倒向吐蕃,还有的部族倒向西夏。有的两面倒,有的三面倒,还有的自行,什么也不倒,包括对宋朝都看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