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二更(1 / 4)
奏上,不报。
嘉佑五大砥柱,文彦博因为六塔河的事,带着污点,影响力渐弱,庞籍去世。这两人不能算的,余下的三人那一个人皆不可小视,曹太后拿韩琦没办法,赵曙也拿富弼没办法。
不报也没有关系,得改正吧,赵曙也不改正,甚至从来不进慈寿殿看望曹太后,至于赵祯嫔妃被侵占的宫殿,更不想归还了。
富弼一怒之下,连上七奏,仍然无动于衷。不但富弼,司马光,吕诲等人也陆续进谏,就是你不孝顺,也不能做得如此过份,皆不听。富弼这才想到另一个人,郑朗。
写了一封信给郑朗,你好歹得说说话。
郑朗说话了,写了一封奏折,国家以孝为本,陛下,你不能这样做,然后送了一本孝经给赵曙,好好看它上面了什么。
十分中规中矩的一篇进谏,大臣们交口称赞,可关健,关健这样中规中矩的进谏管用么?
国家此时已经走入黑夜,还没有到最黑的时刻,才仅仅是二更时分。不过好在这个黑夜时间不长,否则郑朗早就出手了。他在谋划着一场更庞大的计划。
得要黑暗,越黑暗越好,大家才知道黎明的可爱。黑夜降临了,好睡觉啦。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又养了好名气,何乐而不为。名气越大,越利于他的改革。
因此这个奏折士大夫虽交口称赞,实际是无关痛痒。
其实对赵曙做法反感的人不仅是许多士大夫,还有,高滔滔,高滔滔在没有让王安石逼急之前,总体而言乃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人物,有时候也规劝,可沾到赵祯一事,就劝不好选择了沉默。还有赵顼。直到赵曙死后,高滔滔才正式与曹太后走在一起,赵顼才善待了几位大小姑姑。这时,母子俩皆无可奈何。
因为吕公着等人公务沉重于是又先选孙思恭与韩维进入东宫侍讲。
这两人都算是有些学问,应当来说,论师资此时赵顼远比史上雄厚,关健是郑朗那一年的薰陶,当抵在东宫学习三年!
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近习以弓样鞋进,赵顼觉得新奇穿上韩维道:“王安用舞鞋?”
赵顼立即命人毁去。
赵曙病重,出语颇伤太后,曹太后觉得很委屈,儿,我待你不薄啊,你为什么这样待我?韩维暗中说道:“上已失太后欢心,王应当尽孝继之,犹惧不及。不然父子俱受祸矣。”
你老子做得不好,你弥补吧。不要将曹太后逼急了,一旦逼急曹太后还能照样将你父亲废去。没有进入皇嗣皇帝,宗室仍是尊贵的血统,进入了,新君到来,到时候不但你老子,连你都危险。
赵顼感伤感悟,又想到崔娴的转授,郑朗临别前的讲解,于是时常进入慈寿宫探望曹太后。这也导致曹太后一直没有下狠手的原因,还亲自对辅臣说皇子近日殊有礼,皆卿等择宫僚所致,宜召中书褒奖。
老太太高兴了,是好事,那就奖吧。
富弼连轰七炮,多少还是起到一些作用赵曙为了安抚富弼等人,假惺惺地用了曹佾,也就是曹太后的弟弟,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曹国舅为使相,赵顼与曹太后大喜,认为赵曙在改悔自新,赵顼欲使韩维传太后意于辅臣,韩维说道:”陛下亲总万机,内外上下,事体已正,王当专心孝道,均养三宫而已,它勿有所预。”
你的职责就是孝敬好你的父母,包括曹太后,那是对的,别以为你老子对曹太后不好,你就能对曹太后不好,一旦你能对曹太后不好,那么以后就能对你老子不好。所以看到你孝顺曹太后,你父亲不旦不生气,反而会欣慰。但这有一个底线,皆是宫内,若插手到宫外,你就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