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1 / 5)
王韶还在迟疑。.
郑朗道:“子纯,听闻你在缘边时披盔甲,可有此事?”
“郑公,我虽是文臣,不与武将同甘共苦,将士岂能为我……朝廷所用,此亦吴子用兵之道也,听闻郑公昔曰在西北,也时披盔甲,与将士同甘共苦,又对将领推心置腹,我想,此也是郑公屡次取得辉煌大捷的原因之一。”
“倒也不错,这正是我刻意让人替你打制这套盔甲的原因。昔曰狄青去世,西北崩空,若狄青在世,治平时,西北岂敢犯边?况且狄青活到现在,也不过六十出头,那么早就去世了,我心中时常想到,甚为痛惜。”
郑朗对狄青的感情不用说了。
“以前在两广困于疟疾,钻研了一些医术,不精也,然后刻意调查了一些在南方兵士得病去世的原因,有两成多死于疟疾,一成多死于瘴疠,还有近一成就是死于各种疽病。我又与几个大夫做过交谈,疽病发作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原因是热毒导致。在北方问题不大,南方天气酷热,有的地区十分湿闷,北人不习惯,容易积发热毒,产生疽病。特别是兵士,交战时那怕天再热,也必须穿戴整齐,一套铠甲重达四十多斤,人体内更容易积累热毒。”
“郑公,这个不用担心,我本是南人,河湟天气远不及南方酷热。”
“非也,你在陕西游历多年,对各地气候比较了解,若是在泾原路与鄜延路,即便是夏天,天气也比较高凉的。但想要开边河湟,洮州岷州一带两面羌必须要征服。哪里山高林茂,有的地区河溪密布,每到夏天到来,水汽蒸腾,不亚于南方。若再盔上厚厚的盔甲,就容易让身体积累热毒。我非是爱你,而是爱国。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去世后,我心中恍惚,不知所为。国家不缺士大夫,乃缺精懂军事的武将或者大臣。你在葫芦川表现出色,乃是国家以后在军事上的栋梁之材。我不想你出任何意外,开河湟如你策论,非是为了开边,乃是为了对付西夏。想对付西夏,最少得数年后了。这几年我不想你出任何事。”
“谢过郑公。”
“记住,若穿盔甲,只能穿它。”郑朗再次郑重地说了一句。想对付西夏,不能让高遵裕胡来,也不能让李宪统兵,只有两人,王韶,章楶。两人那一个郑朗都不想让他们出事。
王韶在史上出了事,每战必披挂整齐,亲临前线,连夏天在洮岷那些湿热的山林里也是如此,这才中了招。死的很惨,一些文人篡改史书,幸灾乐祸记载王韶因为疽病,肉烂没有了,烂到骨头,全身发臭,死前每天痛疼地嚎叫。更没有等到五路伐夏,若是王韶能活到那时候,整个史书都会改写,甚至世界历史都会改写。
没有西夏牵制,就算女真、元蒙兴起,想吞灭中原,难度无疑会增加十倍以上的。
王韶不知道这背后郑朗用了多少心思,但是很感谢。
“子纯,今年军器监将换防一批盔甲,你回到秦州后看一看,以秦凤路优先。”
“谢,”王韶这一回才真的大喜。
新盔甲知道的,成本王韶不会管,关健是重量,就是马甲,重量减轻,战马跑起来速度也能提上来,况且宋军还有许多是步兵。
但在郑朗心中,这份礼物远不及前一份礼物,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宋朝不是没将,是没有用好将,潘美、杨业、曹玮、狄青、王韶、章楶。一代接着一代相传,什么时候缺少名将的?
只要王韶活着,未来收复西夏郑朗就有了底气。
不能说的,继续送出第三份大礼包,问道:“什么时候准备收复河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