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个提议(2 / 2)
前者太过傲慢,以至于无法合作,后者又太过精明,以至于无法控制!
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像印度人一样恭顺良善呢?
米尔顿翻开了那堆文件,迎面而来的第一页,就是吴承鉴充满友谊口吻的问候。问候过后,就是他对这场天灾的解决方案。
就算是米尔顿也不得不承认,这份方案写得条理清晰,针对明确,而且对方方面面的利益都顾及到了。其中一些提议,不是对欧洲的金融与国际形势有所了解的人,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白鹅潭的那场大火让各方面都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况当中。来自吴承鉴的这份解决方案,细节十分繁复,删繁就简地解释的话,主要有两条:第一是东印度公司放弃对各保商毁于大火的部分货物的赔偿追诉,第二是由东印度公司牵头或者作中介,让欧洲的银行借出两笔低息贷款,第一笔是借给有困难的保商用以度过难关,第二笔是用于十三行的灾后重建。
“这真是一个荒谬的提议!”米尔顿尽管是第二次看这份方案了,还是忍不住在桌子上捶了一拳:“我们各国商行在这场火灾中也是损失惨重,现在不但要求我们不追讨赔偿,还要我们继续借给中国人钱?这显然是对大不列颠利益的侵犯!”
“米尔顿先生,在这件事情上,昊官认为先不要再提中国、英国的分别了。”查理说:“昊官认为,在商言商,这件事件并不是中国的商人有意违约,这场从天而降的大火,是上帝给予人类的灾难,面对天灾,所有人的命运是捆在一起的,无分国别。”
“就算不分国别,我也不可能会答应这种明显会损害东印度公司利益的事情!”米尔顿几乎都要将文件拿起来扔到的查理的脸上了。
按照这份方案,吴承鉴不但不用再赔偿他来不及交付给英国的那部分货物的加三倍赔款{按照吴承钧和东印度公司的协议,其赔偿额度更大},还能拿到一笔巨额的低息贷款,贷款连本带息分十五年偿还,和十三行的巨额利润相比,这笔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根本就不值一提,这笔钱几乎相当于白借!
“光是看合约本身,似乎是对东印度公司不利。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任凭这场灾难的后续影响继续蔓延的话,”查理说:“米尔顿先生,东印度公司要遭受的损失恐怕会更加巨大,我说的对吗?昊官说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就都不要想着怎么赚钱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止蚀,对吗?”
拿到这笔贷款之后,吴承鉴就可以轻松地重建货仓以及支付给宜和行的上游供货者,这样宜和行的上游供货商来年就还能继续给十三行供货,而不至于一环崩坏、全链条破产。
其它的保商的情况也类似。
一旦这个良性的起点得以推动,两三年内,包括宜和行在内所有的保商就都能恢复元气了,然后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只要一切顺利的话,保商们逐年归还的贷款本息,就能将欧洲银行支付出来的金融窟窿给填补上,甚至这还能为欧洲的银行家带来一笔稳定的年息。
好吧,米尔顿不得不承认,包括东印度公司在内的所有欧洲财团都需要十三行恢复元气,而且吴承鉴提出的低息贷款数额虽然巨大,却完全是欧洲银行的承受范围之内——欧洲的银行家们连波及数国的战争都打得起,还能怕一场火灾?大不了来年在美洲那边多拉几船白银过来——反正金银这种东西,全世界也只有在中国这边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可是,一想起要答应吴承鉴的条件,米尔顿心里就憋得慌!
吴承鉴的这个方案,是替整个十三行的保商们提的,当然宜和行也藏身其中,宜和行所要求的免赔额度,以及贷款的额度,从比例来讲不会比其它的保商多,也不会比其它的保商少,数额很符合宜和行在九大保商中的地位。
但吴家真的需要这笔钱吗?
别人也许算不明白,米尔顿却清楚得很:在九大保商里头,吴家的几乎是损失最少的一家,尤其是占据吴家利润最大头的那批本家茶,根本就毫发无损——大火熄灭之后不久,刘三爷就被“找着”了,然后那个有洪门背景的海盗就屁颠屁颠地跑来认罪,刘三爷宽宏大量地对铁金齿小惩大诫之后,宜和行的本家茶就顺利归港了。
米尔顿大略算过,就算没有贷款,甚至还要支付三倍赔偿金,吴家也能填上这个窟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得到免赔,吴家就会有盈余,如果再得到贷款,那么那笔巨大的借款,对吴承鉴来说,就是一笔额外的溢出资金。
这个奸诈狡猾的广州商人会用这笔钱来做什么呢?米尔顿觉得自己就算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那人一定会趁机扩大他在十三行的份额的!
一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