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盗墓秘辛(1 / 2)
接下来,老大说了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
故事并不复杂,不过听起来却是令人毛骨悚然。
故事的大体意思是鬼王来了之后,并没有立刻寻找古墓,而是和老大他们聊天,或许当年的鬼王还年轻,也不避讳,在聊天之中,老大知道鬼王是来之于一个偏远地区的农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起洛阳铲,不管早和晚,发家去盗墓,致富靠文物。”一些地方的村民更是“男盗墓、女送饭”。
据鬼王说,那时候,除了盗墓,根本不想干别的活,如果做别的工作,几年下来还是那个样子,可是盗墓就不同了,这是个运气活,虽然不是挖每个墓都能发财,但一旦运气来了就能发大财,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在这种环境之下,鬼王成为了盗墓大军中的一员。
也就是这次的聊天,让老大对盗墓这个行业有了一些了解,也从鬼王嘴里知道了一本所谓的“盗墓指南”。这本书其实就是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这本地图集分为北京、山东、陕西、山西、广东、四川等分册,详尽地提供了大量的文物信息,全面记录了“文物大省已知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状况”。古墓葬的信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盗墓指南”只是让盗墓者知道哪里有古墓。他们是如何准确找到深埋于地下的墓穴的呢?让老大不可思议的是,很多盗墓者都有一套类似于中医诊疗手法的盗墓诀窍,即“望”、“闻”、“问”、“切”四字诀。
“望”即看风水,看草木。经验丰富的盗墓者大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由于古人迷信风水,因而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如依山面水之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
“闻”即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所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盗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清朝时期臭名昭著的大盗墓贼焦四,就善于通过声音来查找陵墓。他曾在打雷时寻找墓地,并能根据回声准确判断出墓葬的位置。
“问”就是踩点。盗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年人谈古论今。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通过与这些人的交谈,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
“切”,是查找古墓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3层含义: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盗墓这一“行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日趋产业化,形成了一套产业链。根据分工不同,盗墓圈内的人员分别有着不同的称谓:“掌眼”、“支锅”、“腿子”和“下苦”。盗掘、运输、窝藏、销赃等一条龙作业,就是由这些角色完成的。
通常,盗墓活动的全班人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做“一锅儿”。“锅”里级别最高的被称为“掌眼”,是这“锅”人中的核心人物。“掌眼”不仅有寻找古墓的本领,也有鉴别文物的能力。他们既可以是提供古墓线索的合作者,也可以是打算购买墓内文物的初级收购商。
“支锅”是每一次盗掘活动的负责人,类似于承包工程的包工头,负责筹措盗墓行动所需的资金、设备等。“支锅”的投入是有风险的,一旦挖出的文物没人买断,他只能自行处理。
“腿子”指的是盗墓活动中的技术工人。他们在盗墓过程中扮演着类似于“项目经理”的角色,负责探寻墓地的具体位置,以及确定里面是否还有文物等。
在盗墓产业链中,最底层的是“下苦”。“下苦”多是农民工,从事具体的挖掘工作。通常情况下,即使老板盗取一座古墓的收入达到上千万元,一个“下苦”也只能得到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报酬。
当初,老大就是从下苦,在鬼王的指点之后,又晋级成为了腿子,之后,跟随了大老板之后,偶尔也干支锅的活儿,不过,因为其能力有限,在江湖上没有野路子,一直也无法成为掌眼,经常曾经不到业务,有时候还要承接一些腿子的活儿,像这次,老大就是迫于生计而接了腿子的活儿。
要说到老大能够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江湖地位,还要感谢鬼王当初的指点,如果不是鬼王,老大这辈子也就是个下苦的名,充其量也就是个腿子。
当然,老大嘴里所谓的江湖地位也是自封的,在小莫一群人眼里,老大与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干的腿子兼下苦,没有谁更高一等……
……
“老大,你说的故事呢?”小莫显然对老大往昔的故事没有什么兴趣,在小莫看来,老大有点抬高自己地位的感觉。
“咳咳……年纪大了,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了,好吧,言归正传。鬼王来了之后,先是和我们聊天,聊天气氛很轻松,看似就是聊一些盗墓的事情,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通过聊天了解当时的情况,鬼王说,这种旁敲侧击的方法,可以让人说出最直观的感觉,比开门见山的问要好多了……”
“后来找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