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平生功业无他事、先负朱明后负清(1 / 5)
熊廷弼回京,是因为他不能看着这帮人胡搞。
有修墙的三百万两,有养一支只能被动防御的关宁军,还要一年花五百万两。还有维护费用八十到一百万两。
这么多钱,打造一支野战部队好不好。干嘛要干这个蠢事。
财政再困难,辽饷不是也摊派了吗。
既然伤了国本,把钱筹集了。怎么能胡搞呢。
熊廷弼是楚党,但他和东林的六君子关系密切。并有传言,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
他自以为有所依仗,私自回京,试图改变朝廷对辽东的错误决策。
可他糊涂,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什么私人关系都没用。
最终的结局就是,御史蜂起攻击熊廷弼,要追究他丧师丢土的责任。
此时,全然不顾,东林的王化贞把他架空的责任了。王化贞是进士出身,东林党重要成员叶向高的得意弟子,核心的东林党人。
当初,辽东巡抚王化贞把辽东都控制了,蓟辽总督熊廷弼一点权力都没有。熊廷弼找朝廷闹。朝廷当时是东林做主。为了调节督抚不和。居然做出了胜则同功,败则同罪的奇葩解决方法。
也就是说,你俩闹是吧。打了败仗同罪,把你俩绑一起,看你俩还闹不闹。
不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也就是只解决熊廷弼,不管王化贞架空熊廷弼。熊廷弼干啥都不行,王化贞想怎样就怎样。出了事你还要分担他的责任。这就是东林的嘴脸。
孙先生去找皇帝,要求逮捕熊廷弼。现在把败则同罪这条又提出来了。说这事当初的朝议,要法办熊廷弼。
本来天启皇帝不同意,但是孙先生说了一句话。
就是这句话送了熊廷弼的性命。
他说有人告发,辽东失败之前,熊廷弼和人说,应该放弃辽东专守山海关。
此话熊廷弼确实说过,不过那是论述关于辽东的可以采取的几种策略的利弊。可此时断章取义的拿出来,就变成了放弃辽东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