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赵七再出手(2 / 3)
这观审大典,或许任意派一名三品以上大员。即可应付,可是迎还太上龙殡,却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放眼整个南宋,最有资格前往东京迎还太上龙殡的人。只有两个——兴元帝赵栩、康王赵构。
赵栩身为一国之君,当然不可能置身不测之地,所以,康王赵构,就是唯一的选择。更不用说,赵构的生母与发妻,都在东京,更须一并迎还。最佳人选,舍此而谁?
对于去东京,赵构一点都不憷,欣然表示愿往——那位天枢之主、华王狄烈,既然将他放归,决计不会再扣留他。此去东京,参加公审大典,迎还父皇龙殡,接回母妃(赵构既退位,韦后就只能降格称韦妃了)及邢妃,在政治上可是加分之举。而且母妃还朝,以其先帝贤妃的身份,入奉皇宫,必得封后。届时可与隆佑太后平起平坐,对日后行事,可谓大有脾益。
赵九能看明白的好处,赵七又怎会不明白?只是别无选择,没法阻止罢了。
三月初,兴元帝召康王入宫,商议出使东京事宜,议定出使的规制、礼品、同时与天枢重申盟约。
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证实,凶顽狞恶、强大难敌、吞辽灭宋、横扫南北的女真金国,千真万确被天诛北伐军灭亡了,前后耗时不足半载,比当年女真人灭辽破宋还快。
而就在前年此时,这个只用一只手(金东路军),就将南宋打得满地找牙的金国,还是强大如斯,犹如巨人一般令人仰视。谁曾想,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当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到了这个时候,纵然是再没眼力见的南宋朝臣,都清清楚楚明白了一件事情:天诛军的强大,远远超乎想象。能把金国这庞然大物彻底干翻,从天下这场棋局中抹去,这是何等的逆天?
金国对南宋,如同大人打小孩;天诛对金国,则如巨人打常人;那么,天诛对南宋呢?岂不是如巨人拍侏儒,象打着玩一般?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南宋朝臣,很快就有了统一认识,由过去对天诛军一无所知,甚至妄自尊大,迅速转变堕落为畏之如虎,闻名色变。交口称赞兴元帝早就先见之明,早早与天枢结盟。天枢之主乃渊圣之后,而南朝之主乃渊圣之弟,双方乃叔嫂之邦,更应坚定盟约,共结万世之谊。仿佛所有朝臣都选择性地忘却了,当初见到那份盟约时,对官家的抨击指谪,闹得满朝风雨的情状。
如果说,当初赵七、赵九两兄弟,先后与狄烈签订那份“卖国”盟约,还是有几分心不甘、情不愿,甚至过后有反悔之意。待到此时,北伐胜利,金国灭亡,这对帝王兄弟,终于端正了自己的态度。认识到了天诛不可敌。那位华王手中掌握着十万天诛强军这把利剑,已经斩下了金国这只庞然大物的“头颅”,下一刻,剑指何处?此时若不小心讨好,曲意迎奉,简直就是送借口上门,伸长脖子等砍啊!
出使前夕。兴元帝召康王入宫,着重谈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按皇宫起居注官员的记录,兴元帝与康王兄弟二人,在垂拱殿进行了友好和睦的交谈,整个会晤过程。言笑晏晏,气氛融洽,实为君臣相宜,兄友弟恭的典范。
会见结束后,兴元帝还在延和殿设宴,款待康王,为其饯行。席间官家与王爷念及父兄之死。掷箸难食,哽咽失声,相对垂泪;再论及宿敌金国之亡,欢喜无限,官家慷慨赋诗,康王以箸击杯,罄诗相和,场面感人。
赵构回到王府当夜。突然腹痛如绞,呕吐不止,先吐残羹,再吐胆汁,最后吐血……
整个康王府都被搅动了,皇宫闻讯,迅速派出太医。诊断为旧疾复发,当卧床三月,静心调养。
卧床三月?康王三日后就要前往建康,乘舟过江。出使东京……这一下,全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