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道与术(1 / 4)
大汉的世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经学的传承,大的世家在经学的造诣更高,甚至在某些经典上具有非常高的权威,像袁家在孟氏易,杨家在欧阳尚书上的造诣,那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些次一等的世家也许在经学上没有这样的地位,但是他们通经学却是没什么疑问的。如果在学术上没有成就,而仅仅是有钱有权,那他们的地位就算在某个时期曾经辉煌一时,但绝不会传承百年。
并州虽然没有那样的经学传家,但是大多数人都通儒经,信仰——哪怕是口头上——儒家思想,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圣人教诲和经世济用的矛盾。
儒家的长处在于统一思想,在于尊奉皇权,把整体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推理下去,也就是把国的利益置于家的利益之上,强调个人服从家族,而家族服从国君,忠是由孝推衍出来的,也就是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家。
但是儒家的理论有个重大的缺陷,他这一套思想的基础在于血缘,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内部,这个理论没有太大的问题,一旦推衍到家族之外,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利益集团发生关系的时候,这套理论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会有矛盾。
比如说,在国与家的利益冲突上,如果按照圣人的教诲,那当然是先国后家,可是真正操作的时候,大部分还是把家族利益放在优先的地位。如果说在西周那个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宗法社会里,诸侯和天子还有着共同的利益取向的话,那么进入郡县制的帝国时代,帝国和家族之间没有了血缘的纽带·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变成了冲突为主。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什么?是打击那些抢夺国家财赋的贵族,把所有的财力物力全部集中到王的手中,这就像把五根手指收紧,捏成了一个拳头,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财力物力,在与其他六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生死战,双方都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可是秦国最后取胜了·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白起这样的名将,而赵国却用了赵括,另一方面是秦国淋漓尽致的集中了全部的力量,秦昭王将全国十五岁以下的男子都征发入伍,倾尽国力,决一死战。
赵国在干什么?赵国在内斗。他焉能不败?
秦国因为这个政策横扫天下,打击豪强,强干弱枝就成了最本能的选择·秦国亡了,大汉兴起,但这个政策却没有变,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把各地豪强集中到都城附近,就是一个基本政策·在不懈的打击下,西汉一代,豪强的力量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发展,没有形成对皇权有影响的世家大族。
这种情况在东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光武帝刘秀以豪强地主的支持起家而问鼎天下,他的功臣基本都是豪强,东汉一代,豪强与皇权争夺财赋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实际上,在光武帝本人在位的时候·皇权已经对豪强无能为力。只不过光武帝、明帝和章帝三人还算是有能力·当时人口还不多,争夺土地的矛盾还没有到尖锐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以才没有显出来。随着人口的繁衍,豪强地主的实力越来越强·这个矛盾慢慢的凸显出来了。
与这个矛盾一起凸显的,就是这些家族的思想和行动的分裂,他们一面信仰着忠君爱国的圣人教诲,另一面却贪得无厌的与国家争夺人口和土地,掏空国家的根基。实际上终东汉一朝,皇室的经济状况一直就是一个大问题,光武帝本人就因为大司农主管的国用不足,只能把少府主掌的皇室自有财赋补贴给大司农。
这个问题表现在并州,那就是大家都知道并州如果落入蛮胡之手,他们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要他们吐出多占的土地,拿出侵吞的财富,却是难上加难。就像大家都知道这条船已经岌岌可危了,可是谁也不敢把自己手里的船板拿出来补漏洞,相反还要争先恐后的去抢夺所剩不多的船板,唯恐自己吃了亏。
船沉了,是大家一起倒霉,可是如果不抢船板,那就是别人占便宜,我一个人倒霉。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的逼近只会让他们更疯狂,而不会让他们变得理智。
王允觉得,自己就是为数不多的理智的人,可是他现在要面对无数疯狂的人。
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嘴上说得都很漂亮,一个比一个慷慨激昂,可是一谈到具体的利益,他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哭穷的哭穷,装傻的装傻,就是不肯主动放血。
王允非常上火,嘴上起了燎泡,刘修给他透过底牌,如果谈判谈不成,那刘修会动武,而他本人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质疑。可是面对其他各家的反对,他又无法分辩,因为即使是他王家,也不肯轻易的吐出已经得到的好处,毫无保留的支持刘修。
刘修现在要整军,要屯田,还在办晋阳学堂,这不是几千万能解决的事情,粗略的估计一下,没有五六个亿摆不平。
五六个亿多不多?确实不算多,虽然有些吃力,但是这些家族凑一凑,还是能凑得出来的。问题是刘修要打仗,要和鲜卑人开战,这打仗可不是三五亿就能解决的,一年下来,没有二十亿是谈都不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