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1 / 3)
非大乱不大治,这是刘易到了这时代来的最深刻的认识。
若不是真正的大乱,是很难对一个地方完全掌控。
嗯,想想刘备那个家伙。历史上,他先在平原为相,后到了除州,转碾后到了荆州新野。
刘备,表面上,是以仁义著称于世,当然,他的内心,却是野心勃勃的,他到了徐州,自然是想据徐州以图天下。当时,对于刘备来说,徐州,的确是他的一个好机会。
然而,当时的徐州,看似在曹操的攻伐之下已经大乱,但是,实则未然。因为,徐州的豪强还在,真正的士族豪门,他们还依然可以统治徐州的百姓。
所以,刘备到了徐州,看似是他解救了徐州的百姓,也多少收拢了不少民心。但他想要真正统治徐州,怕还不那么容易。哪怕当时,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不敢受。因为,刘备没有信心可以让那些当地的士族豪门归服于他,听令于他。
刘备想得到徐州,但心里却非常清楚明白,治地先治史,可徐州的士族豪门难以管治啊。以至于在陶谦死后,坚决把徐州让给了他,他在名义上得到徐州后,在徐州也过得有点战战兢兢。因为,除了极个别的徐州豪族归顺了他之外,绝大部份的豪族,都没有表示愿意归顺他,包括了陶谦的原来许多旧部将领。
他名义上统领了徐州,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办法管治徐州,在领了徐州之后的一段好长日子,刘备在徐州都没能有所作为。他的政令,根本就下达不下去啊,就算下达下去了。又有谁听从他的政令?
在位不能施政,那就等于没有办法发展,连最基本的税收都收不上来,他又凭何在徐州立足?所以,当曹操挟帝让其出兵讨伐袁术,刘备就屁颠屁颠的去了。那时候,刘备又岂会不知道他一离开除州,徐州就会生变么?刘备知道,他的心里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新投他的吕布反了他,占据了徐州,刘备的心里反而是高兴的,因为,他不能真正统治治理的徐州。要之无用。
其实,刘备把徐州让给了吕布。他在一旁看着。无非就是想吕布在徐州捣风捣雨,把徐州弄得真正的大乱,到时候,他才可以再打着仁义的大旗,从吕布的手里夺回除州。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大治的开始。他才可以无所顾忌的,对徐州实行大治,以达到真正完全掌控徐州的目的。
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表面看来。可是客客气气的,是和平过渡的,刘备碍于名声,自然不可能对徐州的那些士族豪门及陶谦的旧部如何。如曹豹,他和新投到徐州来的吕布眉来眼去,还结成了亲家,刘备又岂会不知道?可是,徐州可是陶谦让给他的,所以,刘备自然也不能不顾颜面,要对曹豹下黑手。如此,唯有听之任之。但是,如果徐州若被吕布弄得大乱,那就是刘备的机会了,到时候,他赶走吕布,从吕布这个暴君的手上夺回来的城池,刘备就可以放手施为,那时候,徐州的豪强,谁还不服他,他就可以举起手里的屠刀了。
呵呵,别以为刘备仁义。实际上,他最初的实力不济,只能靠着一个仁义的名号混日子,后来,成大器了,进占了益州后,为了能真正的完全掌控西川,他杀的人可不少了。那些稍稍反对他的地方豪族,被刘备抄家灭族的,可不是小数。
可惜,人家吕布也不是吃素的,吕布身边有一个陈宫,早看透了刘备的本质。嗯,要知道,陈宫最初是投靠曹操的,连曹操这样早已经声名远播的家伙,人格魅力超高的家伙,都让陈宫看穿了其人格不足的一方面,那么,刘备这个虚伪的家伙,他又岂能看不透?如此,被他先发制人,把刘备赶出了除州。
徐州的确是刘备最好的一个掘起机会,被吕布、陈宫破坏了他的计划,刘备焉能咽得下这口气?所以,投了曹操,煽动曹操灭了吕布,他还不死心,趁曹操与袁绍争战之机,又想夺徐州。结果,曹操也不给他发展的时间,直接把刘备的希望叉灭,彻底把刘备赶走。
反正,刘备的经历,便可以看得到,就算是名义上是自己的地方,但是,如果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之下,想要对其地方实行真正的统治,是困难重重的。
当然,刘易现在,有实力可以对某个地方进行彻底的统治,利用武力,使其地的士族豪门屈服,可是,刘易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兵力长时间的留下,尽早都要把大军撤走。一旦大军走了,那时候,就是地方士族豪门反弹的时候。
到时候,或者,对刘易的本人威胁及伤害都不会太大,但是,当地的百姓就惨了。这个,后世的时候有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政党,发动百姓打土豪分土地,闹得轰轰烈烈。可是,当我们政党的军队一撤走,那些土豪就回来了,多少参与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百姓,被他们血腥残杀?
刘易现在所做的,其实也有一点与打土豪分田地相似,所以,刘易不想那样的悲惨上演,他觉得,如果自己若没有办法长时间对某地实行永久性的统治,还是不要随便对其统治为好。等过得几年,洛阳、并州的地方发展起来了,有了足够的实力,再慢慢的收复大汉也不迟,不必急在一时。
吴郡,暂时还是交给孙策这个小子来治理为好。